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国民经济素质不高,经济增长粗放,经济效益低,产业竞争力不强,是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十几年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素质,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一直被党和国家确立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围绕国民经济素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明确国民经济素质的内涵,了解国民经济素质的结构、影响国民经济素质的因素及各个因素内部诸要素的情况,弄清各种因素影响国民经济素质的作用机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前言本书是在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又花了两年多时间写成的。客观地讲,完成这样一本带有一定开创性的经济学著作有相当的难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关于国民经济素质问题研究的参考资料非常缺乏,准确地对国民经济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界定,并初步建立起评价和分析国民经济素质的框架体系,有诸多难题需要克服;另一方面是因为国民经济素质是一个高度抽象、宏观和综合的概念,准确地对国民经济素质进行评价,需要建立庞大的指标体系、采用一套复杂的数学处理方法,对个人研究来说更为困难。因此,只能避繁就简,抛砖引玉,为以后继续研究打一点基础。敢去啃这块硬骨头,既是我秉性使然,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使然。读完这本书的读者,也许能够多少感受到这一点。虽是区区二十几万字,字里行间包含着我许多的辛苦,也包含着家人的无私支持。而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完全有赖于我的博士导师魏礼群教授和副导师吕汝良教授的热情支持和悉心指教。魏礼群教授是一位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著名经济学家,治学极为严谨,特别是在我写作博士论文的时候,从立题到拟定提纲、直到成稿后的审改,他都是那样认真、那样仔细。吕汝良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她学问精深,既教书又育人,受人爱戴。从学三年,受益终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诸位教授的指导,得到了诸多同仁、同事和友人的大力支持帮助,参考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王乃庄和责任编辑李彬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此,一并深致谢忱!张连如2004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