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河南巩县人。青年时期,曾先后漫游江南和齐赵地区,目睹了山河的壮丽。从天宝5年(746年)始,在长安居住10年,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深有体会。从至德元载(756年)以后十二、三年时期内,杜甫四处流亡。由于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杜甫与百姓一样,家境凄寒,则漂泊西南,大历5年冬,死于湘江舟上。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杜甫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把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融为一体,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统一。在他的诗集中,深刻地反映了他的一生经历,以诗的艺术形式去描述历史,记载社会重大事件。大量的政治诗,或陈政见,或关心百姓疾苦,或寓言讽兴。一些歌咏自然之诗,也是情景交融,把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人事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