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看电视节目,引发了我的一次写作。 节目中几位学者和年轻人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讨论,现场气氛时而激烈时而沉闷,也多有让主持人尴尬的对立。年轻人普遍对学者表现叛逆,学者们也在宽和的表象下难掩对年轻人的轻蔑。两代人或唇枪舌剑或明和暗斗,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普斯情结”。俄狄普斯情结也就是弑父情结,在家庭中表现为儿子与父亲的对抗,在社会中表现为年轻人对年长一代的叛逆。这自古以来是社会很多冲突的源动力之一,也演绎了许多惨烈或悲壮的文学故事。 这种叛逆不一定都是可歌可泣的,有的甚至十分残酷。 我在此前曾写过一部小说《青春狂》,讲的是一群十几岁的男女学生在“文革”中用石头将他们视若父亲般的男性老师以“流氓罪”砸死。找父的情绪以集体的“革命”行动表现出来。在此之后二十年,这些年轻人逐渐成熟长大,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当年的过失,却共同加入了悼念“父亲”的行列。 现在,有关对找父情结的联想,激发了我写另一种年轻人叛逆的故事。 内容提要: 这是一次大胆的文体实验。 “我”是一个杂种。“我”的出生是一个谜。文化大院里的众多男人都是“我”的父亲嫌疑人。母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个谜。在“我”的窥视之下,父亲嫌疑人和他们的女儿都现出了灵魂和肉体的原形。我和父亲嫌疑人及他们的女儿之间的关系,更是让人关注和牵挂。 作者“潜入”一个年轻诗人的灵魂,用他的眼睛观察和叙述,从心理层面入微刻画了一个男孩在其成长过程中与众多父辈既卑微又高傲、既渴望承认又处处叛逆并想取而代之的复杂感受。那些他喜欢的女孩,一方面羡慕他的才华受其青春气息的吸引,另一方面还在父权的笼罩下。 作品语言诗论,情节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