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是清朝特有的一种防御、管理设施,它在清代的社会治安、生产、资源管理,以及边防建设、疆域形成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首先对“卡伦”一词的词源及其涵义进行辨析,并对卡伦的设置时间及清代中国北部(包括东北、西北)边疆卡伦的分布、设置等做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考证;其次,在大量原始史料基础上详实地剖析了清代卡伦具有的各种职能;再次,从与卡伦相关的设施、清政府对卡伦的监管、守卡官兵的拣选及其生计、坐卡等多个角度考察了清代卡伦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考察卡伦在清朝边防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清朝疆域的形成与卡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作用。本书前言总序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现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要解决当前边疆地区的一些问题,必须了解历史,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通过对边疆历史的研究,来驳斥形形色色的敌视中国的霸权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歪曲历史事实、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进行辩护的种种谬论,帮助人民认识历史,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珍惜和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代疆域形成至今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国家一直有着对中国疆域形成研究的传统。还在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甚至丹麦和瑞典,已经发展起了内陆亚洲、中亚、北亚各民族及疆域问题的专门研究(如阿尔泰学、中亚学、蒙古学、藏学、满学等研究都涉及中国疆域),出现了一批享有盛誉的学者和学术著作。进入20世纪以后更是名家辈出。在一些国外学者中出现了如下一些观点:中国清代是通过对外扩张形成自己的疆域;中国清朝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殖民主义统治;中国的疆域在长城以南、嘉峪关以东;西藏、蒙古、西域诸国是各自独立的国家;等等。至今,国际社会仍然有一些国家政府和学者宣传上述观点。中国疆域形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疆域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但奠定于清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如何形成和确定,在史学界争论较大。中国疆域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疆域延续两千多年的基础。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第二,历史上活跃在中原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疆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民族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当代世界许多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民族因素也极大地影响着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形成和疆域的范围。中国古代民族格局和民族关系与中国疆域的形成密切相关。对于呈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边疆各民族和中原各民族一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三,地理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疆域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文明在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连续性以及多民族统一和联合的趋势,也受到客观条件,即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整体来看,中国地理环境有其统一性。各地区之间地理上的间隔和区别并不能阻断其相互间的来往。中国地理环境的统一性和政治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维系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条件。清朝的功绩在于其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使当时边疆地区由分裂状态走向统一,比较明确地划定了疆域范围,对边疆地区实行了行之有效的主权管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课题“清代疆域形成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清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运用近代制图学的新方法,根据中国历代王朝管辖范围和边疆各民族的活动区域,绘制了国家地图,同时又把测绘地图与国家的统一和疆域范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康雍乾三朝绘制了康熙《皇舆全览图》、雍正十排《皇舆图》和乾隆《内府舆图》三幅国家地图,这三朝的地图成为我国后来绘制国家地图的依据。尤其是乾隆《内府舆图》,是当时中国疆域范围的最好历史见证,它对于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解决现在领土边界争端也有巨大的说服力。本课题将以这三朝地图为重点,详细考察清朝绘制国家地图的历史依据、外部环境及当时国际社会对清代地图的看法,探讨和分析当时中国地图中疆域走向、绘制的理论根据和历史依据,对康雍乾三朝地图中疆域范围的共同点和差异之处进行比较研究。第二,清代疆域的形成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事实,更是一种法律事实。从国际法角度研究清代疆域问题目前尚鲜人涉足。在西方法学东传的过程中,国际法是在各部门法学中最早传入中国的,但发展不及民法学和刑法学等。而国外一直注意利用国际法为所在国家疆域版图寻找法律根据,如国外学者在研究西藏在历史上的法律地位及中印边界(主要是“麦克马洪线”)等问题时广征博引,利用了大量英国外交部档案和联合国有关法律条文。本课题试图将国际法引入历史研究当中,从法律角度论证清代我国疆域的形成。第三,清朝统一边疆以后,对边疆地区实行了行之有效的主权管辖,对各边疆民族地区因俗而治,形成了治理边疆、贯彻边疆民族政策的一套自上而下、强而有力的完备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实行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对国家疆域的巩固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课题将对清代统一边疆地区的模式和行政管理构架进行研究。本课题最终由五部专著组成:成崇德:《清代疆域形成与行政建构》;张世明:《国家的法律空间:清代疆域形成国际法研究》;孙喆:《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宝音朝克图:《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这五部专著将分期出版。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十五”期间“211工程”清史研究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