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

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

沉默的风景:后当代中国小说苦难叙述

定 价:¥13.00

作 者: 周保欣著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百年文学论丛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533643133 出版时间: 2004-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242页 字数:  

内容简介

  苦难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是世界性的文学母题之一。文革以后的当代中国作家拥有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拥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也拥有自己关于苦难的理解和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时期因为既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民族性苦难的终结,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层面重寻历史起点的开始,因此而充满着动荡和变异的焦灼,文学中的苦难叙述也更能折射出复杂、矛盾和游移不定的时代特性,更能表现出人类的某种根本处境。本书把文革以后的当代中国小说创作作为分析对象,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中,以当代中国社会状况、文化状况和文学叙述主体的精神状况为背景,考察“苦难”这一既古老而又充满当代意味的中心意象在作家内心和文本中建立起来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其一,作家叙述了一种什么样的苦难经验;其二,这些苦难经验是怎么被叙述出来的。通过对作家苦难意识、叙述行为和作品内在题旨的把握和分析,揭示隐藏在苦难叙述中的作家的个人性因素、集体无意识,和包括其中的时代属性和意识形态特性;分析苦难作为一种记忆、经验和体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作家主体意识并且影响作家想象力的,或者说作家由此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叙述权力、观念力量和美学风格。目的是通过对作家写作行为中苦难叙述的研究,观察全球化境况下中国作家的写作经验,对自我、生命、社会、人生问题的文学关注形式,以及当代文学进入后当代时期以来的某种发展基本路向,堪定苦难叙述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彪炳于文学史册的文学经验。

作者简介

  周保欣,男,1968年生于安徽省肥东县。1996年获杭州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浙江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图书目录

导论 穿越现代性压抑的文学苦难 
 第一节 叙述的背景:雪崩、夹缝与现代性压抑 
 第二节 总体把握:历史、现实、主体 
 第三节 逻辑起点:文学和人学的立场 
第一章 历史压抑:禁忌消隐后的苦难神学 
 第一节 社会背约与苦难起源 
 第二节 在“罪”的抗辩中获救 
 第三节 现代祭祀与价值膜拜 
 第四节 起点还是终点? 
第二章 生活苦难:后启蒙时代的日常政治 
 第一节 匿名启蒙与他者苦难 
 第二节 匮乏中的人性与道德 
 第三节 生存技术与沉痛感的浅消 
第三章 存在压抑:非本质时代的自我迷惘 
 第一节 “被抛”的在世状态 
 第二节 存在的否定性本质 
 第三节 白日梦与远方意识 
第四章 文明压抑:现代病理的神话延伸
 第一节 神秘主义的文学勃兴
 第二节 神秘受难的审美形态 
 第三节 神秘受难的精神母题
 第四节 神秘主义的诗学建构问题
第五章 自我压抑:欲望的双重形象——以王彪小说为例
 第一节 世俗生存的非诗性品质
 第二节 悲剧化的寓言深度
 第三节 无法抵达的承诺
第六章 当代苦难叙述的结构性分析(上)
 第一节 受难的形态:向上与向下
 第二节 直面的姿态:反抗与消解
 第三节 叙述的隐喻:英雄·凡人·弱者
第七章 当代苦难叙述的结构性分析(下)
 第一节 叙述的情感:抱怨与悲哀
 第二节 苦难的价值:肯定与否定
 第三节 审美的叙述:象征与写实
第八章 凝望与游离:苦难叙述的人道主义审视
 第一节 人道主义与时代心理地形
 第二节 苦难叙述的人道主义价值
 第三节 虚无与荒冷的审美困境
 第四节 寻找真正的人道关怀
第九章 沿袭与变异:苦难叙述的文化审视
第十章 迷失的边界:苦难叙述的现实性批判
附录 苦难意识与当代小说的信仰叙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