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

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

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

定 价:¥28.00

作 者: 张芸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新文学研究书系
标 签: 理论

ISBN: 9787500449720 出版时间: 2004-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324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鲁迅论“国民性”和“民族魂”。主要从民族心理学、比较文学形象学等新角度和与西方文化的联系中阐述鲁迅的“民族”“国民”观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的关系。第二部分:鲁迅的美学观和德国自律美学。从多个侧面讨论鲁迅文艺观中的基本矛盾,即文艺的自律性和文艺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鲁迅在其文学创作活动中始终试图在两极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第三部分:鲁迅的精神态度与西方哲学。通过鲁迅对“唯科学主义”、“进化论”、“超人说”、“个性主义”、“民主”、“生命哲学”的批判或接受来展示鲁迅的精神底色,并具体分析了在鲁迅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诸如“走”、“路”、“荒野”、“寂寞”、“蚊子”、“苍蝇”、“夜”、“墙”等意象。

作者简介

  张芸,女,1965年3月生于大连市。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德国艾希斯塔特语言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01年10月就职于青岛大学文学院。现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鲁迅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留学德国期间完成并出版的博士论文《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填补了国内学术空白。另在《鲁迅研究月刊》、《外国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图书目录

自序
导论 鲁迅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鲁迅与德国
本书的研究对象
研究中的问题和本书进行的方式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鲁迅论“国民性”和“民族魂”
导言
鲁迅的民族观
“种族革命”和剪辫子
犹太人命运的启示
中国人与异族接触时展现的“民族性”
中国人在对立世界的异族面前的态度
内部世界的异族人和外部世界的异族人
对希特勒在国社党大会上讲话的评论
民族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
从“民族心理学”角度透视中国人的“民族性”和“国民性”
威廉·洪德的民族心理学基本论点
鞠斯塔福·勒朋的基本论点
“国民性”与社会成规——死人的力量
“死人之力”与进化论
民族心理学中的个人主义成分
“国民性”与大众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
改造“国民性”
语言——民族思维方式的指向标
汉字的拉丁化
有关翻译的讨论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看中国人的“国民性”
中国人的“国民性”
外国的中国人形象的可疑之处
鲁迅的“国民性”格式
欧洲人眼中的具体的中国人形象
一 “土人”
二 “宝爱平和”
三 “黄祸”
中国形象的改变
鲁迅作品中的德国人形象——“森林民族”
第二部分 鲁迅的文艺观与德国美学
导言
文艺的自律性
艺术自律的象征——花
表现主义
文学产生的内在原因
精神上的“余裕”与文学艺术的产生
《中国小说史略》
文学接受为无利害的美学体验
鲁迅与表现主义版画
欧美的文艺
小说史与歌德
文艺争论
……
第三部分 鲁迅的精神态度与西方哲学
结束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