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导论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导论

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导论

定 价:¥45.00

作 者: 伍装著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世纪高校经济学专业列教材
标 签: 中国经济

ISBN: 9787810983495 出版时间: 2005-05-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47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作者从转型过程的研究中,揭示出一些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但对中国经济学建立具有意义的理论逻辑。作者认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涉及诸多领域问题的分析,显然适合采用综合方法论。本书的假设前提是综合的,即它并非始终如一地假定个人或一群个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有关章节通过对人类行为、预期效用函数等的研究讨论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人们行为方式的不同变化,作者认为这种假设前提更符合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西安市;并且它的研究内容也是综合的。作者既采用了整体研究方法,也采用了个体方法论,分析工具的综合使用服从于是否能够更好地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本质联系,使其能够更接近中国经济转型的真实过程,而不是仅仅追求逻辑的完美和形式化。本书并非只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简单的复合研究,它始终扣紧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转换来展开分析,这是本书分析的主线索。本书研究对于从中国经济转型中挖掘出具有经济学一般意义结论,以及对于尚处于年轻状态的中国转型经济学的最终形成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经济转型分析导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1.1 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会被选择
 1.2 政治化产权体系与经济发展
第2章 经济转型中的两个特征向量
 2.1 制度管制
 2.2 制度竞争
第3章 经济转型的模式研究
 3.1 全面制度管制的形成
 3.2 经济转型方式的三种表述
 3.3 经济转型的模式
第4章 经济转型中的利益行为和制度状态
 4.1 利益行为状态:合作均衡和非合作均衡
 4.2 分离制度和共同制度
第5章 预期利益一致性原理
 5.1 概念界定
 5.2 经济学的本质:预期利益一致性原理
 5.3 预期利益一致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5.4 结论
第6章 预期利益一致性模型
 6.1 政府和公众博弈模型
 6.2 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一种诠释:进化博弈模型
第7章 经济转型中集体行动的逻辑
 7.1 集体行动为什么会发生
 7.2 集体主义的经济学分析
 7.3 经济发展和整体(集体)市场经济
第8章 政治和经济相互作用
 8.1 为什么政治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变量
 8.2 政治对经济的扼制和反扼制
 8.3 政治的临界状态
 8.4 政治视点和经济视野——观察中国经济问题的方法
第9章 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
 9.1 中国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规则的演变逻辑
 9.2 政府为什么不相信市场
第10章 经济转型中的“规则失灵”
 10.1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累积过程
 10.2 第三种失灵
第11章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
 11.1 解释中国经济的难点
 11.2 隐性制度规则的基本特征
 11.3 两种制度规则的作用机理
 11.4 中国经济学的回归
第12章 经济转型与“变法规则”
 12.1 为什么变法起源于危机
 12.2 变法中集团博弈和可能的路径
 12.3 一个历史经验
 12.4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变法”
第13章 经济转型中的财产所有权
 13.1 转型期中国财产制度演变的逻辑
 13.2 经济转型期私有财产制度中的“原罪”
第14章 经济转型中的意识形态
 14.1 市场经济改造价值观念还是价值观念改造市场经济
 14.2 中国如何崇尚市场经济
第15章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几个问题研究
 15.1 经济转型的动力学
 15.2 经济转型成本的动态分析
 15.3 利益集团研究
 15.4 制度扩散
 15.5 经济转型绩效分析
第16章 经济转型的运行轨迹
 16.1 经济转型的逻辑起点
 16.2 生产力和利益集团
 16.3 经济转型的一般趋势
第17章 经济行为、非经济行为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
 17.1 供求均衡分析框架下的外部效应
 17.2 一个环保案例的研究
 17.3 经济人、均衡分析和新古典模型的边界
 17.4 两种制度环境和两种制度安排
 17.5 结论
第18章 开放社会和经济转型
 18.1 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能力
 18.2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