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地铁》讲的是一些生活小事儿和一些小感觉,所谓“第四人称”其实很好懂,一看就明白。在现实中,人在与外界发生接触时,会同时得到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及外界对你的客观判断,一忽儿是自己看自己,一忽儿是别人看自己——这么进进出出打量自己其实挺有意思的。写作上可以这样,生活中又何尝不可以这样!故事还是挺好看的,很多片段看着像电影,像镜头,挺生动的。作者曾经说过:“没有人能够平平淡淡地活一辈子,即使在别人看起来这个人活得很平常,而在这个人自己看来,他所经历过的一生,总会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过。”这话我同意,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精彩的,世界的精彩是由个人的精彩汇聚成的。书中的语言是一种即兴式的小絮叨,情绪化的,呵呵,青春期的特点,却叫我想起另一种青春,我经历和曾经见识过的青春。不幸的是,我长大成人后,就很难真正关心的别人的青春了,也许因为喜欢横向对照,会关心一下与我不同的中年人。这《黑白地铁》让我重新又找到了我青春期时候的一些情绪,没来由的、扯不清的,但却是让人觉得亲切的。即使同是喜欢写作的青春,我的也与这《黑白地铁》的作者不太一样,那时候,我认为写东西的起点是学习,学习的方法是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尤其是对名著的阅读,渐渐地发现什么是可以写一写的,什么是可以不写一写的,人物是怎么写的,景色是怎么写的,对话是怎么写的,心理活动又是怎么写的,叙事情从哪里讲起,如何连接一件事以及另一件……而最叫人头疼的是,写一段后,会问一问自己:写它有必要吗?我到底要告诉给别人什么呢?我要向别人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如果这些都确定了,而且是肯定是答案,那么还会继续问自己,写下的这一段是否会叫人感兴趣,如果像这样说这件事,会不会叫人倒胃口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讲这一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