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新型工业化 生态 民族与人文视点:以云南曲靖为例论多民族地区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 生态 民族与人文视点:以云南曲靖为例论多民族地区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 生态 民族与人文视点:以云南曲靖为例论多民族地区的工业化道路

定 价:¥39.00

作 者: 张海翔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生态、民族与人文视点
标 签: 航空航天

ISBN: 9787010050102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 页数: 256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研究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从晦涩的书本走向田野,从寂寞的书斋走进现实生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突破了单纯从经济学科研究工业化的范式,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对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在整个研究中,作者坚持辩证观点,提出工业化发展要树立现代生态文明观,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但不主张“为生态而生态”的极端生态主义;明确工作化发展要树立民族文化观,注意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的内容,但不倡导“为保护而保护”的文化机械主义;强调工业化发展要树立人文价值观,赋予新型工业化以公平、正义等人文内涵,但不否定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竞争原则、效率原则。 (编辑:wing)

作者简介

  张海翔,1956年生于云南昆明。15岁进工厂,在轰鸣的机器声中磨练了9年,并由此培养了对工业经济的热爱与关注。1980年考入云南大学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从工业经济的实践走进了经济学理论的殿堂,毕业后先后从事过高校的教学、党务、行政管理等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经济学教授,现任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在读博士生。 无论岗位如何变动,工作如何繁 杂,作者一直专注中国工业化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不懈研究工业经济。在《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民族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前沿》、《思想战线》等报刊发表经济研究文章40多篇;并主编经济学著作5本,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在参与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决策和深入县、乡及企业实地调研中,作者在实践层面与工业经济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从而引发了更多理论思考,本书即其成果之一。 在人生旅途中,作者不断延伸的学术轨迹始终离不开工业经济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企盼。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反思神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日益显现 
  二 价值取向:从单纯追求GDP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现实反映:国内外改革与发展呈现新动向 
  四 认识误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盲点 
 第二节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研究现状评述 
  一 学术要览: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 指陈缺失:现有研究的若干不足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与预期创新 
  一 研究目标:从新视点探寻多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案例调查、参与式观察 
  三 预期创新:新视角、新区域、新路径、新对策 
第二章 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一 经典理论:工业化的涵义和特征 
  二 思想之光: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 
  三 发展判断:工业化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工业化的实践及中国传统工业化缺陷 
  一 历史回眸:世界传统工业化发展历程 
  二 经验概括:传统工业化发展历程 
  三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工业化的当代选择——新型工业化 
  一 突破传统:新型工业化的必然性 
  二 诠释命题: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 
  三 战略选择: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视点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的生态、民族与人文视点 
 第三节 新视点下的工业化衡量指标 
第四章 多民族地工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条件的特殊性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目标的特殊性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内容的特殊性 
第五章 多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 多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结论 
案例调查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