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视为一个怜悯弱者、同情被压迫大众的诗人,他被视为一个习恨黑暗、争取光明的杰出代表,他被视为“生命之生命”、“生命之泉”,他被视为有一颗“洽流—凄美”的心……他曾为“卑微生命与渺小痛苦”而歌,曾为贫穷、落后与民族屈辱而哀号,他五十二岁时以自己“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作《吉檀迦利——饥饿石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东方人。他被称为“诗圣”、“印度的良心”、“印度的灵魂”。他代表着正义与人道,他是这充满屠杀与仇恨的混乱世界里,亮着的不灭的一盏油灯……有关他的传记和回忆录多如牛毛,惟有这部书,连同他晚年所写《我的童年》,是他亲手撰成的。所有其他的著述,都无法绕过这部书。这部书曾被译为英文,1917年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充满诗意、文笔优美、境界高迈、不可多得的名著。阅读本书之理由:他以其“至为敏锐、清新、优美的诗作”,成为东方作家中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诗人海顿斯坦姆极力称扬他为“具有真正伟大水平的理想诗人”,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认为他的诗歌是“高度文明的产物”,从中看到了他“毕生梦寐以求的世界”。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庞德甚至说“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在他面前“我好像是一个手持石棒、身披兽皮的野人”……他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同时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最有影响的人物。这部名为《回忆录》的自传,撰成于1916年,正当他五十五岁的壮年。这部书只记录他从出生到二十四岁这一时期的生活与理想。二十五岁时他已是同代诗人中成果卓著、出类拔萃的抒情诗人。他的父亲是宗教哲学家、宗教改革家以及梵社主要活动家,二十岁祖父病逝时曾发出“人生如此荒凉,世界犹如墓地”的感慨。他在一个充满智慧、才能、激情与自由精神的家庭中长大。他的母亲育有十五个儿女,管理着一个四世同堂、人口上百的大家族,他排行十五、有六个哥哥。他二十二岁成婚,由父母包办。他在这部书里记录了许多与自己相关的人与事、惟独不提自己的婚姻,不描写这位“贤慧的泰戈尔夫人。”本书适合: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研究家,印度文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诺贝尔文学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诗歌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大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