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结构与编程》是"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成果,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微型计算机原理”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变化:从70年代的多种机型,到80年代以Z80为典型机型,90年代转向以8086为典型机型的16位机、以8051为典型机型的单片机。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该课程正面临又一次大的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子系统中嵌入CPU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用《计算机结构与编程》作为电类专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教材比《微型计算机原理》更能适应当前技术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求,教材编写充分体现了加强基本概念、精选内容、重点突出的特色,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分析,CPU的结构,系统构成,指令与编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