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健康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

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

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

定 价:¥18.00

作 者: 樊富珉,林永和主编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心理学

ISBN: 9787200046434 出版时间: 2005-07-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22 字数:  

内容简介

  作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立项的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该书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并以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团市委印发的《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咨询大纲》《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大纲》为指导,体现了我国高等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北京市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唯一指定教材。《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总共十二章,内容涉及大学生性行为、大学生自杀、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应对挫折能力等校园热点内容。该书也一反传统教材的理论先行,而是以最新的新闻事件或者调查开始,比如在“培养与塑造良好的个性”一章,先讲述的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故事;在“性心理与性健康”一章,以今年1月刚出版的《湿漉漉的玫瑰―――中国大学生性现状调查》内容为开头等。与所有心理咨询者忌讳披露测量量表不同,该书还大量地附带了各种心理测量量表,比如学习习惯问卷、您是否擅长或胜任的活动、心理适应能力测试、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等。学生不仅能在书中获得相关的心理知识,还可以通过自我测评随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

作者简介

暂缺《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素质 (3)
一、心理科学 (3)
二、素质与心理素质 (5)
三、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 (7)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素质 (8)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 (8)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 (9)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1)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5)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方法和途径 (17)
一、认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17)
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 (18)
三、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20)
第一章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22)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3)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24)
二、自我意识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28)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变化 (31)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31)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4)
三、大学生自我不良心理因素及调适 (35)
第三节 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40)
一、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40)
二、正确认识自我 (41)
三、积极悦纳自我 (43)
四、有效控制自我 (44)
五、不断超越自我 (44)
第二章 有效的情绪调节与管理 (46)
第一节 情绪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47)
一、情绪及其表现 (47)
二、情绪发生的机制及功能 (50)
三、情绪的适应与控制 (53)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特点及面临的困惑 (56)
一、大学生情绪特点 (56)
二、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 (58)
三、大学生常见情绪困扰及调节 (61)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 (64)
一、大学生情绪健康与成熟的标准 (65)
二、改变认知调节情绪的方法 (65)
三、身体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 (67)
第三章 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 (70)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特点 (72)
一、什么是挫折 (72)
二、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反应特点 (72)
第二节 挫折的性质及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81)
一、挫折的产生及其性质 (81)
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83)
第三节 挫折应对的策略与方式 (86)
一、挫折防卫机制 (86)
二、挫折防卫机制的合理运用 (88)
第四节 意志力培养与提高挫折承受力 (89)
一、意志力概述 (89)
二、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的途径与方法 (92)
第四章 培养与塑造良好的个性 (95)
第一节 大学生的个性及对成才的影响 (96)
一、个性的构成及特点 (97)
二、有关需要的研究 (98)
三、气质及其表现 (100)
四、性格及其类型 (104)
五、大学生了解个性的意义 (105)
第二节影响大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06)
一、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具体因素 (107)
二、大学生个性的可塑性 (110)
第三节 大学生优化个性的途径与方法 (111)
一、大学生良好个性的特征 (111)
二、大学生个性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111)
三、大学生个性优化的途径与方法 (115)
第五章 学习心理与创造性思维 (118)
第一节 大学生的学习及特点 (119)
一、学习的含义及其他 (119)
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121)
三、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扰 (122)
第二节 与大学生学习心理有关的学习理论 (124)
一、相关的学习理论 (124)
二、学习动机 (126)
第三节 积极学习心态和有效学习方法 (128)
一、现代学习理念的建立 (128)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29)
三、有效学习方法的习得 (130)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5)
一、每个大学生都是有创造力的人 (135)
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38)
第六章 沟通与人际交往 (141)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交往特点 (142)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142)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145)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类型及影响因素 (146)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理论 (148)
一、人际关系的结构 (148)
二、人际关系的核心 (150)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51)
四、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153)
五、健康交往心理的基本原则 (155)
第三节 成功交往能力的提高 (158)
一、交往能力后天习得 (158)
二、寻找规律,学会交往 (159)
三、大胆实践,培养交往能力 (160)
第七章 性心理与性健康 (167)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的性困惑 (168)
一、性生理的困惑 (168)
二、性心理的冲突 (169)
三、性行为的失当 (172)
四、性心理障碍 (173)
第二节 科学认识性 (174)
一、性是什么 (174)
二、性心理发展的理论 (176)
第三节 大学生性健康的维护 (179)
一、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179)
二、大学生性健康的标准 (181)
三、维护大学生性健康的途径 (182)
四、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的预防 (186)
第八章 恋爱心理与培养爱的能力 (190)
第一节 爱情与大学生恋爱心理 (191)
一、爱情与恋爱 (191)
二、恋爱过程及影响因素 (196)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202)
一、大学生的爱情心理困扰 (202)
二、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03)
第三节 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206)
一、爱的能力的含义 (206)
二、爱的能力的构成 (209)
第九章 职业生涯规划 (213)
第一节 了解常识,调整心态 (214)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14)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 (217)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困扰 (218)
第二节 认识自我,合理规划 (220)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性向(221)
二、职业性向测验量表 (223)
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34)
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原则 (236)
第三节 确立目标,积极实施 (238)
一、高校职业咨询与生涯辅导的特点 (238)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 (240)
第十章 大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243)
第一节 大学生适应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4)
一、理想与现实的心理冲突 (244)
二、角色定位产生的心理偏差 (244)
三、学习适应不良的心理困扰 (246)
四、人际交往不适产生的心理失调 (246)
五、生活不适应的心理挫折 (247)
第二节 理解适应与发展 (248)
一、适应与发展的含义 (248)
二、适应与发展的理论 (250)
三、中国儒家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254)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256)
第三节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与途径 (259)
一、现代社会对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挑战 (259)
二、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与要求 (261)
三、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63)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预防 (267)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268)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268)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69)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特点 (270)
一、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270)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272)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 (274)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80)
一、心理问题产生的个体原因 (280)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学校教育原因 (281)
三、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281)
四、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原因 (282)
第四节 预防心理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83)
一、增进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问题 (283)
二、心理咨询及其形式与方法 (284)
三、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任务 (288)
第十二章 珍爱生命与热爱生活 (290)
第一节 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 (291)
一、生命存在的形态和特征 (291)
二、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93)
三、生命教育及其作用 (297)
第二节 生活压力及其应对策略 (299)
一、压力及其功能 (300)
二、压力产生的原因 (302)
三、压力与身心疾病 (303)
四、应对压力的方法 (304)
第三节 自杀心理分析与自杀预防 (305)
一、自杀的心理学研究 (306)
二、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308)
三、大学生自杀预防措施 (311)
主要教学参考书 (317)
编者后记 (32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