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围棋国手范西屏、施襄夏于浙江平湖对弈,鏖战十余局,互有胜负。二人“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从棋局来看,关键之处杀法精谨,惊心动魄,可谓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将中国围棋的高远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湖十局至今仍被认为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典范。当代著名棋手陈祖德先生倾注心血,潜心钻研,对当湖十局作了详细的注解,可谓相得益彰。现在有些人认为古代棋手的下法落后了,没有多大价值。诚然,近代的日本棋手把围棋理论提高了很多,在布局方面尤为突出。但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今天,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在中盘。而在中盘战斗中,对杀的构思及计算的深度至关重要,这些对胜负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正是我国古代棋手的特长。研究古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过去,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是为了吸取古代国手的艺术精髓以充实和提高我们的棋力。古谱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非常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是“当湖十局”了。“当湖十局”是我国两位围棋巨匠范西屏和施襄夏天在他们的家乡浙江平湖县的呕心沥血之和。两位大国手的这些对局出神入化,技惊四座,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当湖十局”不但在当时被围棋界一致推崇,直至今天,仍被认为是我国古谱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