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作者显示出宽广的宏观视野,他实际上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投资品种,股票、债券、基金和房地产,并且给出详细的操作建议。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历史上的股市周期,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股市的那次大泡沫和大萧条。读者通过此书,可以对美国经济的历史和股市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书前言寻找理解未来的钥匙您现在拿在手中的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它试图对未来2。年的宏观经济和投资市场做出非常精确的预测。作者预测在2010年前,道琼斯指数可能会上涨到40000点,纳斯达克指数可能会上涨到13000点。(2004年9月,这两个指数分别是10000点和1850点。)这实际上就等于在说,今后5年中会发生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牛市。仿佛嫌这样的预测还不够惊人似的,作者进一步声称2010—2022年会出现一次大萧条,其程度可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一次相提并论。作为一个初次阅读的读者,你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也可能会一笑了之,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无知十大胆”的预言家抛出的水晶球而已。这些反应都是很自然的,毕竟如果有人声称他可以精确预测20年后的天气,你难免会对他有所怀疑。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这本书的话,你会发现它与你的想象完全不同。作者之所以提出这样惊人的预测,并非想要制造争夺眼球的轰动效应,而是出于一整套独特的、系统的分析方法。作者最主要的预测工具有两个:一个是人口周期;另一个是技术周期。首先,作者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代,美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历史上第一次新生人口的规模出现了缩减。这表明,在未来几10年中,新一代人的消费增加将弥补不了老一代人的消费减少,这会使经济增长放慢。其次,大约每隔80年会出现一次新技术浪潮。在一种新技术的市场渗透率从10%增长到90%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股市泡沫。事实上,21世纪的最初10年与上个世纪20年代非常相像,那时的新技术是汽车、电话和电力。前一个周期代表了人口增长的极限,后一个周期代表了技术增长的极限。它们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不可能无限扩张,增长总有停滞的那一天。在这两个周期的共同作用下,作者推导出了上述预测。具体的预测过程和结论,本书中都有详细记录。本书作者H.S.登特是哈佛大学MBA,美国著名的股市分析师,以率先将人口趋势引入经济分析而闻名。他的预测记录好得令人难以置信。1992年,他首先提出90年代会出现一次大牛市;2000年,在大跌来临前,他又提前建议投资者卖出;2002年,股市跌到底部时,他发出了买入信号。迄今为止,他一共出版过4本书,前3本都是畅销书。《下一个大泡泡》是他的最新著作,出版后也登上了排行榜,并被著名财经杂志Barron’s评为“2004年美国最佳的25本书之一”(2004年12月26日)。在本书中,作者显示出宽广的宏观视野,他实际上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投资品种,股票、债券、基金和房地产,并且给出详细的操作建议。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历史上的股市周期,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股市的那次大泡沫和大萧条。读者通过此书,可以对美国经济的历史和股市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作者还在本书第五章中,特别讨论了宏观经济变动对个人事业和生活的影响,提出每个人应该根据宏观趋势来设计和安排自己的人生。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最后一章(第八章),我认为这是全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虽然这一章主要讨论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全书其他部分关系不是很密切,但却极大地提高了整本书的“附加值”。因为理解了这一章,你就可以从根本上理解新经济。正如作者一再强调的,新经济是更富裕、更强调自我实现的消费者的新经济,而不是技术的新经济。理解了这一点,正是你在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每一个企业家,或者想要自己创业的朋友,都应该认真阅读和思考,作者在第八章结束时提出的重构公司管理模式的12条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在本书提到了中国。他指出,中国的人口出生高峰比美国要长10年,所以中国经济在2020年前将一直都是繁荣的。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在美国经济于2010年后出现衰退时,可以投资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股。作为中文版的译者,我认为,作者在此书中提出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真正的精华是,作者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可以自圆其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测工具和思考方法。在任何时候,方法论的重要性永远都是超过最终结果的。作者的结论也许不会全部应验,但是用人口周期来推算经济周期的方法无疑具有科学性和启发性。它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马尔萨斯的名著《人口论》。对于大多数无法直接投资美国股市的普通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提供的方法论。也许你不相信有人可以预测20年以后的天气,但是这样的努力难道不值得尝试吗?如果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未来的变迁,我们的人生会少走多少弯路啊!又会多取得多少成就呢?人类一直在苦苦寻求理解未来的钥匙,因为只有理解了未来,才能把握现在。那么,从现在起就认真阅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作者的目的正是要把开启未来的钥匙交到你的手中。阮一峰2005年3月28日写于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