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管理贸易论:兼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外贸政策调整

管理贸易论:兼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外贸政策调整

管理贸易论:兼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外贸政策调整

定 价:¥20.00

作 者: 李群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前沿文丛
标 签: 国际贸易

ISBN: 9787010046969 出版时间: 2004-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管理贸易是指世界上各贸易主体在最大化由国际分工引致的比较利益这种偏好的过程中,为有效解决合作中的冲突以及实现相互合作的潜在利益,所提出的国际贸易理信纸以及将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政策。管理贸易既不是自由贸易也不是保护贸易,而兼具两者特点。它具有博弈性、双重性、权力分散性、形式多样性、错综复杂性、措施公开性和“国家权力”国际化等特征。管理贸易既是一种贸易体制。20世纪79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采取了管理贸易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也将管理贸易理论运用于本国贸易政策。本书对管理贸易的内涵,特征、形式、产生的背景、原因、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政策效应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阐述。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运行的管理贸易对中国经贸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目前国际管理贸易的发展趋势下,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贸易政策的最佳选择即是偏保护的管理贸易政策,一方面实际规范化的政府间接调探,使对外贸易按客观经济规律运行,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协调,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实施合理的、适度的贸易保护;再一方面更多地适应市场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的要求,而不能单纯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

  李群,1966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8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年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师从著经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与国际贸易。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10多项。已出版专著(包括与他人合著)和教材近10部。在《南京大学学报》、《财贸经济》、《光明日报(理论版)》、《文史哲》、《江苏社会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登。曾获江苏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各1项。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曾获本科毕业生评选的“四年全学程最满意教师”称号。相关图书管理贸易论地区本位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实证研究

图书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视角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2 管理贸易:一般性评述
  2.1 对管理贸易范畴的不同解释
  2.2 管理贸易范畴的界定
  2.3 管理贸易产生的历史背景
  2.4 管理贸易产生的原因
  2.5 管理贸易的特征
  本章小结
3 管理贸易理论:政治市场的供求与均衡
  3.1 理论导人
  3.2 贸易政策的政治供求基本模型
  3.3 管理贸易的政治需求分析
  3.4 管理贸易的政治供给分析
  3.5 管理贸易的政治供求均衡分析
  3.6 管理贸易的政治化
  本章小结
4 管理贸易行为:博弈分析
  4.1 管理贸易的基本博弈模型
  4.2 管理贸易制度的政策选择博弈模型
  4.3 管理贸易理论的政策内涵
  本章小结
5 管理贸易与新贸易理论
  5.1 管理贸易与新贸易理论比较
  5.2 贸易理论与产业政策
  本章小结
6 管理贸易的形式及国际比较
  6.1 管理贸易的形式
  6.2 管理贸易政策体现
  6.3 管理贸易理信纸的政策效果:国际比较
  6.4 管理贸易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7 管理贸易与经济转型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选择
  7.1 经济转型期中国管理贸易政策的发展和演变
  7.2 中国管理贸易政策效应
  7.3 管理贸易对中国经贸发展的影响
  7.4 经济转型期中国对外经贸的政策选择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