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块大的石料据成几个山峰做一件盆景,应该首先考虑主峰,把该块石头最优美的部分做主峰,因为主峰是一件山水盆景的主体,主峰的好坏是该件盆景成败的关键。当然,次峰、配峰也是不能忽视的,次峰、配峰处理得好,可以更好地衬托主峰,但要注意不可喧宾夺主,要客随主行才对。2.雕琢在制作山水盆景时,不论是“因石立意”还是“因意选石”,一般地讲松质石料多数不会完全符合造型的需要,就大部分自然纹理比较优美的石料,仍有少部分不理想之处,这时就要雕琢。把一块松质山石锯成几块,锯口处都是很平整的,直线过长也不美观,除作底面接触盆钵那面外,其它的几个面都要雕琢加工呈凸凹不平的形态,方显自然。在制作山水盆景时,雕琢比锯截的使用率要低(因为硬质石料基本不用雕琢),但雕琢技术比锯截要求更细,也更难掌握。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难以达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要求盆景创作者,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勤于实践,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雕琢出各种山石的纹理来。(1)山石的雕琢又分整体雕琢和局部雕琢两种:其一是整体雕琢。也就是说山石上的纹理全部是由雕琢加工出来的,用浮石制作山水盆景基本就是这种情况。整体雕琢时先用小山子刀状端,先轻轻雕琢出峰峦丘壑的大体轮廓。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它将影响到整个景物的外形。雕琢山石也和中国绘画中的画石一样,至少雕刻出三面来,即正面及左右两个侧面。如果欲将山水盆景置于大厅中间,或制作高档次的山水盆景,山石的前、后、左、右以及顶部都要雕琢。雕琢时要先浅后深,先雕琢出一个雏形,满意后再细致加工。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一书中日:“画石之法,先从浅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止。”雕琢山石上的纹理时也要这样,由浅到深,逐步完成。在雕琢山石的纹理时,近处的峰峦要精雕细刻,纹理要刻得深些;远山则不宜过细雕刻,只大刀阔斧,雕琢出外形,纹理以较轻而模糊,粗犷圆润为好。古代画家荆浩在《画山水赋》中说:“远山无石,隐隐如眉。”就是说,画远山不画石脉,把石的形状画成如淡淡的眉毛即可。这一画理同样适用于对盆景远山的雕琢。其二是局部雕琢。也就是说,山石的部分或大部分纹理丘壑都比较好,只有部分需要雕琢。如芦管石自身具有天然纹理,锯截后锯截面特别平整而不美观,这时就要把平整的石面雕琢得凸凹不平,和原来山石纹理尽量保持一致为好。(2)在山石上雕琢纹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用小山子雕琢纹理:用小山子在山石上雕琢纹理,手要拿稳,落点要准,根据需要有时用刀状端雕琢、有时用圆锥状锐利尖端雕琢。常用的松质石料芦管石,质地软硬度不均匀,一块山石上软硬度也不尽相同,开始雕琢时要先轻轻试探几下,了解其硬度多大后再适度用力,如用力过猛容易出现比较大的一块山石断裂。大块山石要放到操作台或桌凳之上再用小山子雕琢;小块松质石料,可以一手拿山石、另一只手拿小山子进行雕琢。如图5一14(1)。②用小锤、小钢棍在山石上雕琢纹理:一些初学制作山水盆景者,用小山子雕琢纹理.有时落点不准、有时用力大小掌握不好,常把山石琢掉较大一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用小锤、小钢棍在山石上雕琢纹理.小锤的大小和钢棍的粗细要根据要雕出的纹理粗细以及山石块的大小而定。钢棍两端都是原来的横断面为好。凿纹理时,多数人是左手拿钢棍,右手拿小锤,钢棍下端和山石呈45‘角为好,用锤子敲击钢棍上端。这种方法落点准确,用力也好掌握。如图5.14(2)。③用锤子、钢鏨子在较硬山石上雕琢纹理:山石较硬雕琢纹理困难,一般不大面积雕琢纹理,有时为了修补山石某处不足偶尔采用。所用钢誓子大小适宜.一定要锐利。多数人是左手拿钢望子,右手拿锤敲击钢譬子上端.用力要适度,一下接一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山石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如图5.14(3)。④用钢锯条斷0IQ划刻纹理:在质地较软的山石上.如江苏省丹阳市出产的一种石料。为深灰色,大都量条状,除质地较软处,纹理形态和斧劈石相似。在这种石料上,可用钢锯条断08Q锋利处划刻纹理。划刻时有的地方用力要大、有的地方用力要轻,这样划刻出的纹理,粗细不一,深浅有另,显得自然,用这种方法也可在浮石上划刻纹理。如图5-14(4)。⑤山脚处纹理的雕琢:山水盆景中山脚是指峰峦下部与盆面接触的部分。在峰峦上雕琢纹理,一般的是峰巔部向上,山脚向下,用小山子自上而下地雕琢。但到山峰的下部近山脚处雕琢纹理时,如果仍从上向下雕琢,很容易把山脚处山石雕琢掉一块,使山脚变得不美。雕琢山脚处纹理时,山脚应向上,山峰颠部向下,这样轻轻雕琢方可.如图5-14(5)。在保留有天然纹理的山石上,在无纹理处再雕琢纹理时.务必使新雕琢的纹理与天然纹理保持一致,如果一块山石的纹理五花八门,既不自然,也不美观。松质石料倒挂部上的纹理,应在锯截加工倒挂前就把纹理雕琢好,如果加工前没有雕琢纹理,倒挂制成后再雕琢纹理,很容易把倒挂部分雕琢断.(3)山石上洞穴的雕琢山石上的洞穴分为二种,一种是观赏性的,另一种是为日后栽种草木准备的。疏质石料上的这两种洞穴都是在雕琢步骤完成的。硬质石料难以雕琢洞穴,若把观赏性洞扩大,也是在此步骤完成,硬石盆景日后栽种草木的洞穴常在胶合时完成。(1)在松质石料峰峦上雕琢日后栽种草木的洞穴,多在峰峦的下部进行。因为松质石料本身坚固度差.如在山腰再雕琢较大的洞穴。山峰更易折断。栽种草木的洞穴要肚大口小,这样洞穴盛土多有利草木的生长.洞口适当的小些,有利观赏。如图5-15,埠)在松质石料的峰峦上加工观赏性的洞穴,多在山峰的下部。有时也在山峰中部。洞的形态多变(切忌呈圆形或方形)。洞穴除了可以调整重心外,还可增添山景的美感。但山峰上的洞不可过多,一般1一2个即可,太多显得景物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慼,峰峦上的洞多呈不规则形.井有一定曲折,使观赏者有深远莫测之慼,加深了山水盆景的意境,至于在山峰的哪个部位凿洞,要根据立意和峰恋的形态灵活掌握。如图5.16。③在松质石料上加工观赏性洞,一般先用小薑子在洞的中心位置凿出一个能放进钢锯条的小洞.把钢锯条放入小洞中根据设计向四周锯,把洞扩大到符和要求时止。也可用电钻在涧的中心位置打眼.然后把钢锯条放入洞眼中再向四周锯,到达到设计要求时止。因为用钢锯造洞比用小山子琢洞,对山石的震动要小,准确性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