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七章。参照美国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和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等质量标准要求,分别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医疗质量应急预案与流程、常见急危重症抢救程序、急性中毒诊治规范及创伤急救诊治规范。贯彻“以人为本”和“持续改进”原则,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可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学习借鉴。本书前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部规范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指导用书。该书是在卫生部发布《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新形势下出版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主要包括医疗质量全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注重基础质量,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关键环节、重要部门、要害岗位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关爱患者,建立医患沟通制度等内容。它将指导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一书,贯彻落实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传统的医疗质量概念,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是指诊断是否正确、及时,诊疗时间的长短及有无差错、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等。随着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医疗质量管理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与传统质量概念不同的是,新的医疗质量概念是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和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要求医院在质量管理中,不但要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技术性服务,而且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重点,实现质量管理方法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新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体现了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onAccreditationofHopital)倡导的医疗质量管理思想,同时还体现了国际“全面质量管理”、PDCA及“临床路径管理”、“实时控制”、ISO9000质量认证、“循证医学”等现代管理方法。新的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对新时期我国医疗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该书的发行,旨在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质量意识,规范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进一步促进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内容丰富,涵盖了临床各个学科,以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可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遵循和参考。管理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能够为我国的医疗质量管理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本书编者的初衷。但限于水平,本书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纰漏之处,欢迎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和广大临床医务人员批评指正。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朱恒鑫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并承蒙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主编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