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

定 价:¥350.00

作 者: 牛文元主编;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研究

ISBN: 9787121011818 出版时间: 2005-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9cm 页数: 746 字数:  

内容简介

  《(2003~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是几十名专家共同努力的集体成果。整个报告共分5篇21章,约300幅图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集中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如何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考。50多年来,中国的“二元结构”社会,成为影响国家整体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于如何理解城市化在新阶段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的战略性转变,本报告企图做出较全面和较系统的回答。报告研究了中国城市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粮食安全、土地管理、就业问题、城市开发、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报告继承了定量分析与动态评估的特色,进行了超过10亿次的数据运算,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50个城市逐一做出各自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的评价。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全卷目录   
序言----蒋正华    
导言----汪光焘
第一篇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报告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城市化
一 指导中国城市化的科学发展观
二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十大要点
三 组团式城市群: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跃升
四 附录: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第二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创新
一 发展理念的战略创新——从点到面深度挖掘“发展红利”
二 发展形态的战略转折——集聚效应到扩散效应
三 发展体制的战略创新——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发展
四 附录:关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考第三章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一 二元结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性矛盾
二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系数
三 附录:计算城乡区域差异的17种系数与模型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开发
一 中国城市的开发度分析
二 科技进步是城市开发的核心动力
三 城市开发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 大力建设新型集约化城市
五 附录:科技进步与中国区域不均衡增长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农业安全
一 中国农业安全能力的内涵解释
二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中国农业发展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
四 附录:农业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国际经验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问题
一 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点
二 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开发的内涵与创新
三 城乡土地开发的资本运作过程
四 附录:中国的土地政策第七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就业问题
一 密切关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就业问题
二 增加就业是“神秘四角”精准调控的民生要义第八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创新
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
二 农民基础保障能力创新
三 农村社会转化能力创新
四 城乡结合互动能力创新
五 区域发展协调能力创新第九章 构建中国的可持续城市
一 可持续性城市:城乡统筹的战略选择
二 绿色GDP概念下的生态城市建设
三 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
第二篇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市长论坛
第十章 市长论统筹城乡发展
一 武汉市市长李宪生:紧扣“一个核心四个环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 沈阳市市长陈政高: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县区城市化进程
三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 哈尔宾市副市长方世昌:发挥中心城市支撑带动作用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 贵阳市市长孙国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体系和工作目标的研究
六 太原市市长李荣怀: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全面小康
七 原苏州市市长(现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
八 南通市市长丁大卫:城乡共同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
九 义乌市市长吴蔚荣:坚持城乡统筹 建设协调发展新义乌
十 湘潭市副市长周放良:发展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第三篇 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设计报告
第十一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 建立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统计规则
二 中国城市发展的定量识别
三 中国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设计
四 中国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基础实力指数
一 城市基础实力的内涵界定
二 城市基础实力的构成
三 城市基础实力的分项评估
四 城市基础实力总体评估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竞争能力指数
一 城市竞争能力的内涵界定
二 城市竞争能力的结构
三 城市竞争能力分项评估
四 城市竞争能力总体评估第十四章 中国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
一 城市社会安全能力内涵界定
二 城市社会安全能力的结构
三 城市社会安全能力分项评估
四 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总体评估第十五章 中国城市管理能力指数
一 城市管理能力的内涵
二 城市管理能力指标体系
三 城市管理能力分类与综合评价第十六章 中国城市可持续能力指数
一 城市可持续能力的内涵
二 城市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三 城市可持续能力评价分析
第四篇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统计报告
第十七章 中国城市发展“真实能力”评估
一 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二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估
三 中国城市发展潜力评估
四 中国城市发展“真实能力”评估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基本要素统计分析
表18.1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总表
表18.1图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图
表18.2  中国城市基础实力指数
表18.2图 中国城市基础实力指数图
表18.3  中国城市资源禀赋
表18.3图 中国城市资源禀赋图
表18.4  中国城市经济总量
表18.4图 中国城市经济总量图
表18.5  中国城市工业化水平
表18.5图 中国城市工业化水平图
表18.6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能力 
表18.6图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图
表18.7  中国城市竞争能力指数
表18.7图 中国城市竞争能力指数图
表18.8  中国城市创新能力
表18.8图 中国城市创新能力图
表18.9  中国城市学习能力
表18.9图 中国城市学习能力图
表18.10  中国城市集约能力
表18.10图 中国城市集约能力图
表18.11  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
表18.11图 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图
表18.12  中国城市全球化水平
表18.12图 中国城市全球化水平图
表18.13  中国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
表18.13图 中国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图
表18.14  中国城市社会公平
表18.14图 中国城市社会公平图
表18.15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
表18.15图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图
表18.16  中国城市社会进步
表18.16图 中国城市社会进步图
表18.17  中国城市管理能力指数
表18.17图 中国城市管理能力指数图
表18.18  中国城市效率水平
表18.18图 中国城市效率水平图
表18.19  中国城市经营水平
表18.19图 中国城市经营水平图
表18.20  中国城市带动水平
表18.20图 中国城市带动水平图
表18.21  中国城市可持续能力指数
表18.21图 中国城市可持续能力指数图
表18.22  中国城市生态水平
表18.22图 中国城市生态水平图
表18.23  中国城市环境质量
表18.23图 中国城市环境质量图
表18.24  中国城市协调能力
表18.24图 中国城市协调能力图
表18.25  中国城市影响能力
表18.25图 中国城市影响能力图
第五篇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报告
第十九章 城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理论分析
一 城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制定原理
二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矩阵构建
三 城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的算法基础
四 城市发展能力的资产负债类型划分第二十章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综合资产负债分析
表20.1 中国城市发展总能力资产负债表
图20.1 中国城市发展总能力资产负债图
表20.2 中国城市基础实力指数资产负债表
图20.2 中国城市基础实力指数资产负债图
表20.3 中国城市竞争能力指数资产负债表
图20.3 中国城市竞争能力指数资产负债图
表20.4 中国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资产负债表
图20.4 中国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资产负债图
表20.5 中国城市管理能力指数资产负债表
图20.4 中国城市社会安全能力指数资产负债图
表20.6 中国城市可持续能力指数资产负债表
图20.5 中国城市管理能力指数资产负债图
图20.6 中国城市可持续能力指数资产负债图 第二十一章 中国城市发展能力分市资产负债分析
一 北京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 天津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 石家庄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 唐山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五 秦皇岛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六 太原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七 呼和浩特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八 包头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九 沈阳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 大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一 长春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二 哈尔滨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三 大庆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四 上海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五 南京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六 无锡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七 苏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八 南通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十九 连云港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 杭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一 宁波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二 温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三 合肥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四 福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五 厦门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六 南昌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七 济南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八 青岛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二十九 烟台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 威海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一 郑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二 武汉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三 长沙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四 广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五 深圳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六 珠海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七 汕头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八 湛江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三十九 南宁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 北海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一 海口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二 重庆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三 成都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四 贵阳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五 昆明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六 西安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七 兰州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八 西宁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四十九 银川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
五十 乌鲁木齐市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分析附  录附录1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体系:最终报告
附录2 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发展是当前最紧迫挑战
附录3 全球城市新加坡的竞争力:发展战略,制度和商业环境
附录4 世界性城市还是大城市?五个亚洲城市的比较研究
附录5 中国城市的增长与结构变革:内容与地理上的分析
附录6 中国国际化大都市的潜力与发展前景――在联系的世界系统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