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安平,中国著名知识分子、“中国头号大右派”。193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1938年回国担任《中央日报》编辑、复旦大学等校教授;1946年9月1日创刊《观察》杂志,任社长兼主编;1949年9月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管理局副局长、光明日报总编辑、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召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请他们积极提意见,帮助中国共产党整风。1957年6月1日储安平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做了“党天下”的发言,成为中国十大右派之一。1966年9月上旬储安平“失踪”。有投河自杀、蹈海而死、出家做和尚及被红卫兵造反派活活打死等传说,但均未得到确证。因此,储安平的“生死不明”仍是一件历史悬案。《观察》是储安平创办于1946年9月1日一本杂志,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的昏暗和腐败,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大受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和喜爱,订数从创刊时的400来份上升到1948年12月24日被国民党查封时的10万来份。《观察》在1949年11月1日复刊,由周刊改为半月刊直至1950年5月16日的第14期后奉命改为《新观察》。储安平曾非常自豪地宣称:“本刊的经营足以为中国言论界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想给储安平先生写传记的人很多,但由于储安平档案没有公开,所以至今见不到一篇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只有一些记者,如戴晴、邓加荣等撰写的文章。著名学者谢泳在这部专著中,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