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在两岸三地乃至于整个华人世界,掀起了一股意料之中的狂风;李敖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狂傲不羁的独特性格、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以及长期以来在两岸文化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此次大陆之行备受人们关注,并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点评李敖》一书分为北大演讲、清华演讲、复旦演讲、对话媒体以及文化情景五部分,其中既有官方的权威点评、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现身说法,也有知名专家学者的独到评论、著名传媒人的精彩访谈,以及众多高校师生、民间人士的众说纷纭。同时,本书在附录部分收集了中国青年报与搜狐网有关李敖此次神州文化之旅的多项民意调查;并且收录了李敖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三场演讲的文字实录,是一本集权威、专业、丰富、深厚于一身的好书。当然,吸引我们的不是李敖讲的故事和历史,也不是他的狠话、狂话、趣话、刻薄话和情色之语,而是李敖的态度,对待历史的态度。没有态度就没有李敖,他就没有96种被查禁的书,没有3次牢狱之灾。早年,李敖一直在写,甚至以一个月一本书的速度在写;但他不是写在历史的边上或人生的边上,而是以身试史、直捣历史关节点,翘起历史的假基座,不断地搅假历史的局,又戳穿现实的假面。近年,李敖一直在说,与其他传媒人不一样的是,他想得深沉博大,说得尖酸刻薄,秀得老奸巨猾。李敖没有世俗的权力,却秉持知识分子作为政府天然的反对派和监督者的立场;他没有成为历史学家和专业学者,却运用历史把现实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他的手法不止是骂,不止是诉讼,也有化正剧为闹剧,也有揭微显隐、正本清源,也有历史承担。自我评价为“文化基度山、社会罗宾汉”的李敖,通过有血性的历史态度,话糙理不糙的匕首型、麻辣型文字,指点江山型的电视表演,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从一个有态度的人变成了观点供应商。李敖老了,有人说。他变得擅于作秀,也擅于理财。李敖当然老了——历史在进步,失去了“禁忌”这堵墙,自由主义者们不再有密集的标靶,时势渐渐地远离了斗士。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的时代依然缺乏清醒而独到的观点供应商。李敖是史家,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底蕴造就了李敖的最终皈依;就让我们同李敖一起在沉淀、独立的风格中,凝思历史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