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篇 症 状 学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头痛
第三节 水肿
第四节 肥胖
第五节 消瘦
第六节 贫血
第七节 皮肤粘膜出血
第八节 咳嗽与咳痰
第九节 咯血
第十节 胸痛
第十一节 呼吸困难
第十二节 发绀
第十三节 心悸
第十四节 恶心与呕吐
第十五节 咽下困难
第十六节 消化不良
第十七节 腹痛
第十八节 呕血
第十九节 便血
第二十节 腹泻
第二十一节 便秘
第二十二节 黄疸
第二十三节 血尿
第二十四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
第二十五节 少尿、无尿与多尿
第二十六节 尿失禁
第二十七节 排尿困难
第二十八节 腰背痛
第二十九节 关节痛
第三十节 眩晕
第三十一节 晕厥
第三十二节 抽搐与惊厥
第三十三节 意识障碍
第二篇 问
诊
第一章 问诊的重要性和医德要求
第一节 问诊的重要性
第二节 问诊的医德要求
第二章 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 问诊示范
第五章 问诊记录举例
第六章 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七章 重点问诊的方法
第八章 问诊内容与问诊方法的评估
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一章 基本检查方法
第一节 视诊
第二节 触诊
第三节 叩诊
第四节 听诊
第五节 嗅诊
第二章 一般检查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一、性别
二、年龄
三、生命征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四、发育与体型
五、营养状态
六、意识状态
七、精神状态
(一)感知觉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注意障碍
(四)记忆障碍
(五)智能障碍
(六)定向力与定向障碍
(七)其他精神障碍
八、语调与语态
九、面容与表情
十、体位
(一)自主体位
(二)被动体位
(三)强迫体位
十一、姿势
十二、步态
第二节 皮肤
一、颜色
二、湿度
三、弹性
四、皮疹
五、脱屑
六、皮下出血
七、蜘蛛痣与肝掌
八、水肿
九、皮下结节
十、溃疡与糜烂
十一、瘢痕
十二、毛发
第三节 淋巴结
附:一般检查的体检纲要
第四节 某些特殊检查方法
第五节 一般检查中某些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发育异常
二、色素沉着
三、淋巴结肿大
第三章 头部
第一节 头发与头皮
第二节 头颅
第三节 颜面及其器官
一、眼
(一)眼的功能检查
(二)外眼检查
(三)眼前节检查
(四)眼底检查
二、耳
三、鼻
四、口
五、腮腺
附:头部体检纲要和结果记录举例
第四节 头部某些特殊体检方法
一、眼压的测量与记录
二、眼球突度的检查
三、检眼镜检查
四、外耳道及鼓膜检查
五、 秒表听力检查
六、音叉试验
七、鼻腔检查
第五节 头部检查中某些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视力障碍
二、眼球突出
三、耳聋
四、鼻出血
五、声嘶
第四章 颈部
一、外形与分区
二、姿势与运动
三、皮肤与包块
四、血管
五、甲状腺
六、气管
附:颈部体检纲要和结果记录举例
七、颈部包块及其鉴别
第五章 胸部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骼标志
二、垂直线标志
三、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四、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
一、胸壁
(一)静脉
(二)皮下气肿
(三)胸壁压痛
(四)肋间隙
二、胸廓
(一)扁平胸
(二)桶状胸
(三)佝偻病胸
(四)漏斗胸
(五)胸廓一侧变形
(六)胸廓局部隆起
(七)脊柱畸形
三、乳房
(一)视诊
(二)触诊
(三)乳房的常见病变
附:胸壁、胸廓和乳房检查纲要及结果记录举例
第三节 某些特殊的体检手法
一、 骨挤压试验
二、 房小肿块触诊法
第四节 胸部体检某些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 胸廓异常
二、 乳腺包块
第五节 肺和胸膜
一、视诊
(一)呼吸运动
(二)呼吸频率
(三)呼吸深度
(四)呼吸节律和幅度
二、触诊
(一)胸廓扩张度
(二)语音震颤
(三)胸膜摩擦感
三、叩诊
(一)叩诊的方法
(二)影响叩诊音的因素
(三)叩诊音的分类
(四)正常胸部叩诊音
(五)肺界的叩诊
(六)异常胸部叩诊音
四、听诊
(一)正常呼吸音
(二)异常呼吸音
(三)啰音
(四)语音共振
(五)胸膜摩擦音
附:肺部检查纲要和结果记录举例
第六节 某些特殊的体检手法
一、 搔刮听诊法
二、 硬币征
三、 屏气试验
四、 Hoover’s征
第七节 呼吸系统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肺实变
二、肺气肿
三、肺不张
四、胸腔积液
五、气胸
第八节 心脏检查
一、视诊
(一)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二)心尖搏动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二、触诊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二)震颤
(三)心包摩擦感
三、叩诊
(一)叩诊方法
(二)叩诊顺序
(三)正常心浊音界
(四)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五)心浊音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四、听诊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听诊顺序
(三)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心脏杂音
6.心包摩擦音
第九节 血管检查
一、脉搏
(一)脉率
(二)脉律
(三)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
(四)强弱
(五)脉波
二、血压
(一)测量方法
(二)血压标准
(三)动态血压监测
三、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
(一)静脉杂音
(二)动脉杂音
(三)周围血管征
附:心脏、血管检查纲要和结果记录举例
第十节 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第十一节 心血管系统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心脏增大(扩大、肥厚)
二、心脏瓣膜损害(各部位主要杂音)
三、心律失常
四、血压异常
五、心包积液
六、心力衰竭
第六章 腹部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一、体表标志
二、腹部分区
(一)四区分法
(二)九区分法
第二节 视诊
一、腹部外形
(一)腹部膨隆
(二)腹部凹陷
二、腹壁情况
(一)皮疹
(二)色素
(三)腹纹
(四)瘢痕
(五)疝
(六)脐部
(七)腹部体毛
(八)腹股沟
三、腹壁静脉
四、呼吸运动
五、胃肠型和蠕动波
六、上腹部搏动
第三节 听诊
一、肠鸣音
二、血管杂音
三、摩擦音
四、搔刮试验
五、水坑试验
第四节 叩诊
一、腹部叩诊音
二、肝脏及胆囊叩诊
三、胃泡鼓音区
四、脾脏叩诊
五、移动性浊音
六、膀胱叩诊
七、肋脊角叩痛
第五节 触诊
一、腹壁紧张度
(一)腹壁紧张度增加
(二)腹壁紧张度减低
二、压痛及反跳痛
三、脏器触诊
(一)肝脏触诊
(二)脾脏触诊
(三)胆囊触诊
(四)肾脏触诊
(五)膀胱触诊
(六)胰脏触诊
四、腹部肿块
(一)正常腹部可触到的结构
(二)异常肿块
五、液波震颤
六、振水音
附:腹部体检纲要和结果记录举例
第六节 腹部某些特殊体检手法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第七节 腹部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腹水
二、腹部肿块
三、肝大
四、脾大
第七章 肛门、直肠和生殖器
第一节 肛门与直肠
一、检查体位
二、视诊
三、触诊
四、直肠与乙状结肠镜检查
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
一、阴茎
二、阴囊
三、前列腺
四、精索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
一、外生殖器
二、内生殖器
附:肛门、直肠与生殖器检查纲要和结果记录举例
第四节 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一、 阴囊肿块
二、 盆腔肿块
三、 尿道异常分泌物
四、 阴道异常分泌物
五、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第八章 肌肉骨骼系统
第一节 脊柱
一、脊柱的体表定位
二、脊柱检查
(一)背面观察
(二)侧面观察
(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四)常用检查方法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
一、一般检查
(一)肢端肥大
(二)肌肉萎缩
(三)骨折与关节脱位
(四)下肢静脉曲张
(五)水肿
(六)肝掌
(七)杵状指、趾
(八)匙状指
二、关节检查
(一)上肢关节
(二)下肢关节
附:肌肉与骨骼系统体检纲要和结果举例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第一节 精神状态
一、意识
二、记忆、思维、情感、智能
三、言语
第二节 脑神经检查
(一)嗅神经
(二)视神经
(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四)三叉神经
(五)面神经
(六)位听神经
(七)舌咽、迷走神经
(八)副神经
(九)舌下神经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
一、 感觉功能检查方法
(一)浅感觉检查
(二)深感觉检查
(三)复合感觉
二、 感觉障碍的性质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第四节 运动功能检查
一、控制运动的主要神经结构
二、运动系统检查
(一)瘫痪
(二)肌张力改变
(三)去脑强直
(四)共济失调
(五)不自主运动
(六)异常肌肉活动
第五节 神经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
二、深反射
三、 病理反射
四、脑膜刺激征
第六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一、 自主神经对内脏及器官的作用
二、 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附:神经系统体检纲要和结果举例
第十章 全身体格检查
第一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全身体格检查纲要
第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项目
第四节 全身体格检查方法的评估
第五节 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
第六节 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第七节 重点体格检查
第八节 重点体格检查方法的评估
第九节 全身与重点体格检查中常见的问题
第四篇 辅助检查
第一章 心电图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测量
(一)心率的测量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四)平均心电轴
(五)心脏循长轴转位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三、小儿心电图特点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一)右房肥大
(二)左房肥大
(三)双心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二)右室肥大
(三)双侧心室肥大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
(二)临床意义
(三)鉴别诊断
第五节 心肌梗死
(一)基本图形及机制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四)心肌梗死的分类和鉴别诊断
第六节 心律失常
一、概述
二、心肌电生理
三、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四、期前收缩
五、异位性心动过速
六、扑动与颤动
七、传导异常
(一)心脏传导阻滞
(二)干扰与脱节
(三)预激综合征
八、逸搏与逸搏心律
九、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一)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主要类型
(二)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一般鉴别方法
(三)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七节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一)电解质紊乱
(二)药物影响
第八节 起搏心电图
一、起搏系统的组成
二、起搏的部位
三、起搏器编码
四、起搏心电图图形
五、单腔起搏器的心电图表现
(一)与单腔起搏器有关的术语
(二)起搏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三)感知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六、双腔起搏器的心电图表现
(一)与双腔起搏器有关的术语
(二)感知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三)起搏模式及心电图表现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其它常用心电学检查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一)仪器的基本结构
(二)导联选择
(三)临床应用范围
(四)分析注意事项
第二节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一)运动试验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二)运动负荷量的确定
(三)心电图运动试验方法
(四)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五)运动试验结果的判断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检查
二、通气功能检查
三、换气功能检查
四、小气道功能检查
五、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的检查
六、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七、血液气体分析
(一)血气分析指标
(二)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 内镜检查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三节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第四节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第五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
(一)全肺灌洗
(二)肺段灌洗
第五章 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一、导尿术
二、胸膜腔穿刺术及胸膜活体组织检查术
三、腹膜腔穿刺术
四、心包腔穿刺术
五、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肝穿刺抽脓术
六、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七、骨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
八、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
九、腰椎穿刺术
十、膝关节腔穿刺术
十一、前列腺检查及按摩术
十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十三、胃液采集术
十四、十二指肠液引流术
十五、皮肤过敏试验
十六、结核菌素试验
第五篇 病历书写
第一章 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第二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一、住院病历
(一)住院病历格式与内容
(二)住院病历举例
二、常用医疗文件
(一)入院记录
(二)病程记录
三、再次住院病历
四、表格式住院病历
第二节 门诊病历
一、书写要求
二、书写内容
(一)初诊
(二)复诊
三、门诊病历举例
第四章 病历书写中常见错误及其防范
第五章 病历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一、口述病历的内容和方法
二、书面病历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附:电子病历
第六篇 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第一章 临床诊断必须具备的职业态度
第二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一、收集资料
二、分析综合资料
三、验证或修正诊断
第三章 临床思维方法
一、 方法概要
二、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三、勤于思考、善于实践,警惕临床思维的误区
第四章 临床诊断中的循证医学理念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二、 循证医学与临床诊断学
三、 诊断性试验证据的真实性评价
四、 诊断性试验证据的临床重要性评价
五、诊断性试验证据的实用性评价
第五章 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和格式
附录
附录一、中英文索引
附录二、常用医学英语缩略语
附录三、临床诊断学网址介绍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