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明罗贯中。罗贯中生平,说法不一。据贾仲明《续录反簿》所记,罗贯中名本,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一说为钱塘人,又说为庐陵人。相传曾师事施耐庵,并与之合作从事小说创作,著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又有杂剧《风云会》等。该书依据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以及元刊《三国志平话》与民间所传三国故事等加工而成。它以描写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纷争的历史故事,反映当时社会动乱的现实,揭露了王朝内部权贵之间的权力之争。全书带有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尊刘抑曹,对黄巾农民起义多有底毁。该书故事精巧,气势磅礴,文字洗炼,结构严谨,对战争场面的描述,人物的心理及形象的刻画,都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如对曹操、刘备、孔明、关羽、张飞、周瑜、孙权等人物的塑造,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备受历代文学爱好乾的喜爱,因此被誉为第一才子书,而誉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