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

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

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

定 价:¥35.00

作 者: 楚江亭著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
标 签: 科学教育学

ISBN: 9787303074846 出版时间: 2005-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3cm 页数: 34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今日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新的世纪呼唤新的时代精神与理念。本书采用社会学理论的多元视角,通过对科学课程以及科学知识” 客观性”“价值中立性”和“普遍正确性”的深入剖析和解构,阐明了科学课程、科学知识是渗透着意识形态性和个体偏见性的,是一定社会所建构的。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课程中的“知识霸权”“社会霸权”,对于当代我国的科学教育、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将引发人们对任何所谓“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可质疑”的东西进行理性的审视、反思、追问与批判。本书适合于教育科研人员、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大学生阅读,也可作为教育实践王作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暂缺《真理的终结:科学课程的社会学释义》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 论
科学课程研究的时代主题
第一章
概念界说
一、科学课程
(一)科学
(二)课程
(三)科学课程
二、社会建构
(一)社会建构论
(二)个体的建构主义
第二章
现象透视——真理观造成的种种缺陷
一、“表层化”的科学课程研究
二、处于危机中的科学课程教学
三、“等级制”的师生关系
四、学生主体性、批判意识的被剥夺
五、被霸权所规训、所异化的人
六、问题的产生
第三章
理论解读——打开“课程”的黑箱
一、新教育社会学理论的阐释
(一)作为“社会控制知识”的课程
(二)作为“文化代码”的课程
(三)作为“文化资本”的课程
二、社会批判理论语境中的课程
(一)意识形态与课程
(二)辩证法与课程理论的发展
(三)对应理论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理解
(一)“一项社会工程”的课程
(二)建构主义的课程
第四章
研究追寻——社会建构的科学课程
一、科学课程形成的主体分析
(一)主体与意识形态
(二)主体的“偏见”
二、科学课程内容选取剖析
(一)权力与科学课程内容
(二)意识形态与科学课程内容
三、科学课程授受过程解析
(一)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与重构
(二)学生对科学课程的适应
四、重新认识科学课程评价
(一)对“科学评价模式”的反思与批判
(二)评价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案例解析——意识形态潜入科学课程
一、主体的价值选择与科学课程的形成
二、意识形态化的科学课程目标
(一)20世纪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的
演变
(二)美、日、澳、英、俄五国小学科学课程
目标比较
三、意识形态导引下的科学课程内容选取
(一)建国以来我国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
变迁
(二)美、英、日、加四国小学科学课程
内容比较
四、隐蔽的意识形态与科学课程授受、评价
(一)科学课程授受及分析
(二)科学课程评价及分析
第六章
真相追问——科学知识“真理”的构建
一、科学知识与科学课程之关系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知识社会学“看”知识
四、科学社会学“眼”中的科
五、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知识
六、实在论的建构主义对科学知识的释义
第七章
差异探寻——由三种知识到三类课程
一、科学知识与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的区分
二、科学知识的性质与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的
性质
三、科学课程与社会课程、人文课程的异同
结 语
真理的终结——本研究的意义与启示
一、认识到科学课程社会建构的理论意义
二、对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