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和“人生”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心目中两个永远不朽的兴趣热点,本书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选取二十多部深受读者喜爱,因而影响深远的文学名著,从中提炼人生问题,看一看前人面对这些问题时是如何思考如何处理的。这是文学艺术中最有价值的因素,是经典中永远活看的灵魂。本书是随笺性的文学评论,行文流畅,轻松活泼,可读性强,颇具感染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综合的精神文化工程,需要文化各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文艺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主动自觉地承担一份光荣的使命。当前特别需要多一点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思考和研究,对人类心灵情感世界的关怀,应该更多一点对终极关怀精神的研究和探讨。人类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是世间万物惟有人才苦苦追问的一个精神问题,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内在需求。终极关怀所指向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问题,如人的自我认识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的处境问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及人的根本困境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既是哲学、宗教关心讨论的对象,也是文学艺术关心思考的对象。自文学艺术产生之日起,文学家艺术家们就一直在用自己的创作思考着那些与生俱来与生俱去的终极问题。从荷马史诗到格萨尔王,从曹雪芹到托尔斯泰……一部文艺史充分证明,在现实关怀的同时,终极关怀对文学艺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精神价值。时代的发展向文艺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文艺学关注自古以来文艺现象中一直蕴藏着的深层的心灵生活,关注人类灵魂中深层的精神吁求并对此作出应有的回应,要求文艺学多一点对人的终极性精神关怀。首先,终极关怀价值的提出,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精神生活发出了提升的呼唤。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竞争十分激烈,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往往会面临精神追求与生存竞争的冲突,结果导致现代人精神处境的两个特点,一是虚无主义,表现为信仰失落,心灵空虚;二是物质主义,贪求物欲,追求享受。在此背景下,终极关怀问题的提出和强调,可以给人一种开阔的眼光,使之不致沉沦于劳作和消费的现代化漩涡,使心灵生活有一个更高的方向和定位。也就是说,在社会层面上,有助于抑止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虚无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深层原因是缺乏精神信仰,缺乏内在的精神支撑和灵魂凝聚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但无疑,强调以终极关怀为主要内容的深层精神意蕴的作用,是这种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终极关怀问题的提出,对儒家文化重实用而轻精神的倾向是一种必要的反拨。儒家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重实用价值,即使人生哲学也主要讨论怎样处世做人,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毋庸讳言,此种理论自有道理,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其弊病是容易眼光尽落现世,缺乏绝对命令意义上的自律。终极关怀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国人提高对精神价值的认识,提高精神生活的深度。再次,终极关怀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提醒作家艺术家多一点终极关怀意识。受上述传统文化倾向的影响,我国作家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现实关怀层面上,重视作品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作用。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也可以说是一个优良传统。但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否则将导致庸俗社会学,导致以政治功利取代文学。这种教训不能不认真记取。终极关怀问题的提出,将弥补上述倾向之不足,提醒作家多一点终极关怀意识,更多地关注一些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同时也能增强读者的终极关怀意识,提醒读者把注意力深入到作品更深层的精神意蕴。“终极”永远存在于人类精神领域的上方或前方,对人的精神始终起着提升或牵引作用,使之不至于向下沉沦或向后倒退。“终极”和“现实”在人的精神空间中形成了上下前后两个张力场,人类就在这两个张力场中展开充分、宏大的社会实践。少了哪一个支点,人类生活就会失去平衡。人类所追寻的精神家园其实就在这二者的和谐与平衡中。现代生活使人更多地沉溺于物质和欲望而忽视或失去了终极关怀这一端,所以才导致了现代生活的某些扭曲、异化和灾难。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提出终极关怀问题,其实质是呼唤重新树立起“终极”这一端,让“精神”、“灵魂”这些字眼重新恢复其崇高和神圣,企图通过它的存在重新形成一种张力场,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一个崇高的目标,让精神文明的构成中多一种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