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风貌十二讲

20世纪中国文学风貌十二讲

20世纪中国文学风貌十二讲

定 价:¥20.00

作 者: 路善全主编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史

ISBN: 9787810931830 出版时间: 2005-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367 字数:  

内容简介

  路善全等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国20世纪文学风貌十二讲》(以下简称《十二讲》),从本人阅读感受来说,无论是作为文学史著作还是作为教材,都是很有特点的。首先,作为一部文学史,《十二讲》具有诸多独到之处。一、作为一部文学史,《十二讲》吸收了近年来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在体例安排上,打破了现当代分期讲述、分期安排内容的模式,实现了现代和当代的打通,体现了“20世纪文学”的整体意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现代文学史的分期和文学史观念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也有着诸多新颖的观点。但这些观点作为抽象形态的理论往往难以贯彻到具体的文学史的书写之中去,现存的许多文学史都呈现出“名合实分”的局面。《十二讲》在吸收这些观点的时候,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使现代和当代不仅被打通而且呈现出完全的不露痕迹的融合。二、《十二讲》洞悉中国20世纪文学布局的复杂性,将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整合进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之中。20世纪的台湾、香港和澳门文学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往往呈现出独立的文化和美学风貌,但又与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们的文学史叙述历来是一个难点。《十二讲》将港澳台文学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来叙述,既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整体观念,又不淹没其特殊性,避免了此前众多文学史的“附录”的尴尬。三、文学史是文学思潮、作家创作与文学文本多维交叉的历史。《十二讲》第一讲描述了“文学思潮”,第二讲描述了“港澳台文学”,第三一第七讲概述20世纪各文体文学的创作风貌,第八讲以后对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进行介绍和评价,体现了完整的文学史观念和宏观的视野。四、文学史的写作现在越来越趋向于对狭义上的文学文本的叙述,许多在文学史上曾经出现的文学体裁,如电影文学;许多在文学史上后来出现的体裁,如电视剧文学;都或者从文学史中滑落,或者被归为大众文化而拒绝纳入文学史加以考察和叙述,而《十二讲》不但把电影文学纳人文学史,而且对电视剧文学也进行了专门的叙述,这不但体现了写作者完整的文学体裁观念,而且体现了写作者开放的文学史观念。其次,作为一部教材,《十二讲》具有与教学紧密结合的特点。一、文学史有学术性文学史和教材性文学史之区别,学术性文学史写作,作者可以任意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可以走偏锋;但教材性文学史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尽管作者可以在其中融入自己的见解,但必须处理好个性见解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十二讲》在文学史体例的编排以及对某些作家作品的评价中具有自己的见解,但作者显然注意到了它的教材性质,所以在对文学史的叙述中,不但深入浅出,而且把重点放在了知识的系统介绍上。因此,作为一部教材,《十二讲》的文学史叙述姿态既是开放纳新的,又是稳重持中的。二、就目前的大学教学体制来看,无论是中文专业还是非中文专业,专业性文学史课程课时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向学生进行丰富的介绍,又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20世纪文学的生动,就必须做到既有面的概括性,又有点的生动性。《十二讲》在具体的体例安排上,就实行了点面结合的方式,前七讲是“面”:第一讲概述整个20世纪文学的发展思潮;第二讲概述港澳台文学;第三讲至第七讲对现代文学进行分体描述。这七讲从时间叙述到空间鸟瞰,从文学思潮到文学本体风貌,在交叉观照之下,20世纪中国文学状貌获得了整体的显现。第八讲到第十二讲,是“点”的突出,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将中国现代文学各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创作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在前七讲之后,安排这五讲,突出了重点。当然,作为一部文学史,一部由多人合作的文学史,其中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瑕疵,如由于多维视野的介入所导致的交叉叙述等问题,这都是写作者在将来的修订中应该加以注意的。教师在给学生开课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一步突出重点。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十二讲》作为文学史,其史学观念既是开放创新的,又是持重切要的。而作为教材,又有着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希望在以后的研究和教学中,能进一步修订、完善。

作者简介

暂缺《20世纪中国文学风貌十二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讲 中国世纪文学的历史进程(一)
一 文学革新运动与文学革命
二 阶级文学与民族大众化文学
三 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及文革时期的文学浩劫
四 文学的复苏与兴盛
第二讲 中国世纪文学的历史进程(二)
一 台湾文学
二 香港文学
三 澳门文学
第三讲 中国世纪小说创作风貌
一 从旧小说到新小说的嬗变
二 现代小说的崛起
三 抗战题材小说的创作与民族大众化小说时代的到来
四 以革命为主题的历史、现实题材小说的涌现及变异
五 小说创作的复苏与繁荣
第四讲 中国世纪诗歌创作风貌
一 新诗的探索
二 现代主义诗歌的出现
三 民族大众化诗歌的兴起
四 一波三折的五六十年代诗坛
五 “归来”诗群的创作及朦胧诗潮
六 流派纷呈的新诗创作与实验
七 多元并举的诗歌创作时代
第五讲 中国世纪散文创作风貌
一 “五四”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二 以报告文学与杂文为主的散文创作
三 从“主旋律”散文的兴起到散文创作的“丰收期”
四 报告文学与随笔、小品散文的勃兴
五 散文创作的繁荣
第六讲 中国世纪戏剧创作风貌
一 现代话剧的滥觞与探索
二 “国防戏剧”与抗战、反战戏剧的兴起
三 戏剧创作的两次高潮与“文革”时代的凋零
四 危机中的戏剧探索
五 戏剧创作的危机与中西戏剧的融合
第七讲 中国世纪影视文学创作风貌
一 电影文学
二 电视剧文学
第八讲 中国世纪重要作家作品风貌(一)
一 鲁迅及其创作
二 郭沫若及其创作
三 茅盾及其创作
第九讲 中国世纪重要作家作品风貌(二)
一 巴金、老舍、沈从文及其创作
二 曹禺、田汉、洪深、夏衍及其创作
三 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及其创作
第十讲 中国世纪重要作家作品风貌(三)
一 冰心、张爱玲、钱钟书及其创作
二 臧克家、田问、艾青及其创作
三 李劫人、郁达夫及其创作
第十一讲 中国世纪重要作家作品风貌(四)
一 赵树理、丁玲、周立波、孙犁及其创作
二 柳青、梁斌、杜鹏程及其创作
第十二讲 中国世纪重要作家作品风貌(五)
一 刘心武、冯骥才、王蒙、路遥、贾平凹及其创作
二 铁凝、张洁、王安忆及其创作
三 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及其创作
四 莫言、余华、格非、马原及其创作
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