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创办于晚清的上海格致书院为例,从教育体制、西洋观、实学、国防、重商、实业及财金等多个角度,揭示了在近代社会变革中民间知识分子逐渐从传统向近代嬗变的思想历程,全方位地阐述了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一定程度弥补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确失,也有助于读者了解晚清思想界的全貌。本书前言19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中华民族的发展处于亘古未有的大变局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风雷激荡、色彩纷呈。整体上的中国社会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嬗蜕。嬗蜕,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固有道路,而且展现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方向。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样处于亘古未有大变局的今天,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样展现出多种可能性方向的今天,对于19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成了国内外史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以往对于19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多具有“前后割裂”、“上下脱节”的缺憾。“前后割裂”,是指以鸦片战争作为分水岭,将中国社会历史割裂为两个不同时段进行研究。事实上,鸦片战争的“冲击”,并没有使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崩溃。鸦片战争前后到甲午战争后的数十年间,中国经济仍然基本沿着固有的道路前进;鸦片战争前后到太平天国爆发的数十年间,中国社会仍然保持着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组织双重统治的格局。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古代”、“近代”的分期,似乎是受了“西方中心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前后”研究割裂,后段的“近代史”学者不了解前段的“古代史”;“前段”的“古代史”学者不了解“后段”的“近代史”。“前段”、“后段”均难于立足中国历史的实际,从整体上全面研究和把握中国特有的国情及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