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基础病毒学

基础病毒学

基础病毒学

定 价:¥49.00

作 者: 莽克强,[荷]Marcel Beld,[荷]Rui Mang编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基础医学

ISBN: 9787502569136 出版时间: 2005-09-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6cm 页数: 29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了植物病毒、人和动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等的分类及基因组形态图解,并利用分子生物学知识介绍了病毒的纯化、检测及侵染和复制的机理与过程。还列举了与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病毒病防治的内容。适合作为生物专业的大中专师生的教材和参考书,并对病毒专业的研究生及发酵工程、遗传育种、疫苗研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病毒虽小,但却与人类社会发展及经济活动的关系极其密切。病毒既可引起宿主病害,给种植、养殖业和人类健康等带来不利的影响,又可利用它们进行疫苗生产和作为遗传工程中的外源基因载体,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本书在介绍病毒的起源和发展、病毒组分和结构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植物病毒、人和动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等的分类及基因组形态图解,并利用分子生物学知识介绍了病毒的纯化、检测及侵染和复制的机理与过程。在进一步了解了病毒与寄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后,作为综合性论著的一部分,本书列举了与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病毒病防治的内容。最后,编者邀请国外同行以病毒性肝炎作为实例,撰写了应用性强并日益在临床和流行病防治中占重要地位的病毒检测和诊断的章节,从而使本书的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完整。本书结构条理清楚,内容系统新颖。适合作为生物专业的大中专师生的教材和参考书,有助于读者学到比较扎实的病毒学知识。本书对病毒专业的研究生及发酵工程、遗传育种、疫苗研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莽克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0年出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1985-1992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主任、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79-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国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生物物理实验室作为访问教授。1983-1987年任国家科委生物工程顾问委员会委员,1984-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85-1990年任国家“七五”计划生物工程攻关项目专家组组长。1985-1995年,曾担任武汉大学、西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生物工程学报》和《病毒学报》副主编,《科学》杂志编委。1997—2001年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先后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编写翻译著作五部,曾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成果奖10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病毒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病毒学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早期病毒学(1892—1960)
一、病毒的发现和纯化(1892—1940)
二、病毒的复制——一步生长曲线(1940—1950)
三、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1950—1960)
四、动物细胞的单层培养(1948—1955)
第三节 近代病毒学(1960至今)
一、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
二、病毒学与基因工程
三、病毒学与后基因组学
第四节 病毒学的进展及展望
一、病毒的定义及亚病毒侵染因子的发现
二、病毒学百年发展史给人们的启示
第二章 病毒的组分和结构
第一节 病毒的组分
一、病毒的dna
二、病毒的rna
三、病毒的多分基因组和分段基因组
四、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
第二节 病毒颗粒的结构
一、螺旋结构
二、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三、有外膜的病毒
四、复杂结构的病毒颗粒
第三章 病毒的纯化、检测和病毒病的诊断方法
第一节 病毒的纯化
一、病毒纯化前的预备工作
二、病毒纯化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病毒的检测
一、侵染力的测定
二、病毒的培养
三、血清学方法
四、病毒核酸检测
第三节 病毒病核酸分子诊断检测的优化和质量控制
一、实验室内的区域设置
二、尿苷酶防污染技术
三、检测对照的设置
四、核酸扩增检测系统的优化
五、核酸样品的分离纯化
第四章 病毒分类
第一节 病毒分类简史和现状
一、病毒种的定义
二、病毒的属、科、目
第二节 病毒分类的前景
一、毒粒特性
二、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病毒分类简表和科、属、毒粒形态图解
一、病毒目、科、属、代表种及其寄主简表
二、病毒形态图解
第四节 亚病毒因子
一、类病毒
二、卫星病毒和卫星核酸
三、朊病毒
第五章 病毒的侵染与复制
第一节 病毒的侵染
一、接触和吸附
二、侵入
第二节 病毒复制的分类和动物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复制的分类
二、动物病毒的复制
1.以疱疹病毒为代表的组工病毒的复制
2.以细小病毒为代表的含ssdna病毒组Ⅱ的复制
3.以呼肠孤病毒为代表的含(+)rna病毒组Ⅲ的复制
4.以小(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为代表的含(+)rna病毒组Ⅳ的复制
5.以弹状病毒科和正黏液病毒科为代表的含(-)rna病毒v组的复制
6.以反转录病毒为代表的病毒组Ⅵ的复制[(+)rna一(+)dna—mrna]
第三节 植物病毒的复制
一、dsdna病毒
二、ssdna病毒
三、dsrna病毒
四、(-)rna和双意基因组病毒
五、(+)rna植物病毒
第四节 昆虫病毒
一、概述
二、杆状病毒科
三、多段dna病毒科
四、野田村病毒科
五、四剖分病毒科
第五节 类病毒
第六章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噬菌体与寄主的相互作用
一、溶源性入噬菌体的基本特征
二、入噬菌体进人溶源性增殖的方式
三、入一dna整合进入和切割脱离寄主染色体的方式
第二节 病毒和动物寄主的相互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三、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四、细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
五、病毒逃避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策略
第三节 病毒与植物寄主的相互作用一一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信号传导
一、植物的抗性
二、植物天然防御体系的诱导
第七章 病毒病的防治
第一节 人类病毒病的防治
一、疫苗和免疫治疗
二、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三、抗病毒药物
第二节 植物病毒病害的防治
一、植物病毒病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原理
二、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措施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认识病毒性肝炎
二、hbv和hcv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一、hbv生物学特性
二、hbv致病性
三、hbv免疫反应
四、hbv流行病学和基因型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一、hcv生物学特性
二、hcv命名和基因型
三、hcv致病性
四、hcv免疫反应
五、hcv持久性的机理
六、hcv流行病学
第四节 抗病毒治疗
一、抗hbv治疗
二、抗hcv治疗
三、肝脏活组织检查的作用
参考文献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