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经济法劳动纠纷案例精析

劳动纠纷案例精析

劳动纠纷案例精析

定 价:¥15.00

作 者: 尹卓,梅新和主编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丛编项: 法律直通车
标 签: 经济法

ISBN: 9787503657184 出版时间: 2005-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228 字数:  

内容简介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提高,我国的法律制度也正在日趋完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新的法律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的颁布速度明显加快,在司法实践以及日常民商事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更加上法律规范的抽象性和法律语言的专业化,给广大公民和法律工作者对法律内容的准确理解造成了很多的障碍。加之,我国现有法律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问题。为了使广大读者准确理解我国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司法适用,使司法和执法工作者便于准确理解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立法意旨,依法行事、依法办案,我们组织了法律界、司法界的有关专家及资深律师,编写了这套《法律直通车》丛书。此套丛书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通俗法律读物。我们的目的,就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诠释法律、法理,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提高广大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此套丛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案例选题的合理性。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成千上万,给公民学法用法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因此,此套丛书的选题,主要选择那些影响大、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意义,与广大公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经典案例进行逐一详细的解说,能让广大公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的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第二,案例内容的可读性。作为通俗类读物,丛书具有文笔生动、明白通畅的特点,尤其是所选取的案例,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法律读物,丛书的法理、评析部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概念表达准确,分析深入浅出。如此,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知法、用法水平。第三,案例体例的独创性。丛书不是法学理论著作,也不是案例的简单汇编,而是理论分析与经典案例的完美结合。丛书从案情简介、法院判决、法律问题、法律评析四个层次,用实例说明理论,用理论剖析实例,将四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本书前言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提高,我国的法律制度也正在日趋完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新的法律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的颁布速度明显加快,在司法实践以及日常民商事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更加上法律规范的抽象性和法律语言的专业化,给广大公民和法律工作者对法律内容的准确理解造成了很多的障碍。加之,我国现有法律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问题。为了使广大读者准确理解我国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司法适用,使司法和执法工作者便于准确理解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立法意旨,依法行事、依法办案,我们组织了法律界、司法界的有关专家及资深律师,编写了这套《法律直通车》丛书。此套丛书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通俗法律读物。我们的目的,就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诠释法律、法理,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提高广大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此套丛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案例选题的合理性。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成千上万,给公民学法用法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因此,此套丛书的选题,主要选择那些影响大、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意义,与广大公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经典案例进行逐一详细的解说,能让广大公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的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第二,案例内容的可读性。作为通俗类读物,丛书具有文笔生动、明白通畅的特点,尤其是所选取的案例,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法律读物,丛书的法理、评析部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概念表达准确,分析深入浅出。如此,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知法、用法水平。第三,案例体例的独创性。丛书不是法学理论著作,也不是案例的简单汇编,而是理论分析与经典案例的完美结合。丛书从案情简介、法院判决、法律问题、法律评析四个层次,用实例说明理论,用理论剖析实例,将四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法律直通车》丛书的出版,是法律图书通俗化、专业知识大众化的一次尝试和探索。我们期待着这种尝试和探索能被广大的读者接受和认同。本书在撰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国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有关地方法院、律师事务所有关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加丛书编写工作的诸位同人,一年多来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色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此套丛书是这个集体齐心合作的结晶。同时,限于编者的时间和水平,书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暂缺《劳动纠纷案例精析》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1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其提起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应当从何时起开始计算?
2 劳动者在执行单位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应当享受因工负伤的待遇?
3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劳动者提起的劳动争议申请,劳动者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劳动者欠他人债务,用人单位以其工资抵扣,其抵扣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5 用人单位在聘用劳动者时,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劳动者是否有权拒绝交纳?
6 儿子因执行单位任务负伤,父亲代替儿子同用人单位签订的和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7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生死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8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是否仍存在给付职工工伤待遇的义务?
9 国有工业企业在实施承包经营以后,劳动者是否仍然享有疾病保险的权利?
10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20年,是否可以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11 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给予经济补偿?
12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反请求?
13 劳动者以持有医生开具的病假条为由不上班,其行为是否构成无故旷工?
14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并造成童工伤残的,其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15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多次不批准自己探亲假,擅自离走探望,可否享受探亲假待遇?
16 劳动者严重失职,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7 女职工产假期、哺乳期限未满,用人单位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
附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