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

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

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

定 价:¥14.50

作 者: 王德禄主编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创新中国研究系列
标 签: 高技术产业

ISBN: 9787532830305 出版时间: 199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8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调研,尤其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源头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调研。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同时用网络理论解释中关村的区域创新,为区域创新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中关村地区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暂缺《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立定创新研究,服务创新中国 王德禄
   一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研究概要
    1 中关村地区初步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区域
    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剖析
    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培育、加强、完善与维护
    4 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
   二 中关村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调研情况总结
    1 中关村地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现状
    l.l 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
    1.2 学科及专业设置与高新技术产业呈—一对应关系
    1.3 科研队伍结构合理,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1.4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大,且逐年增加
    1.5 科研成果密集
    2 大学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调整与变化
    2.l 高校由两个中心向三个中心的转变
    2.2 学科及专业设置的调整
    2.3 经费来源和结构的变化
    2.4 管理组织制度的调整
    2.5 本土化趋势日益加强
    2.6 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的多种探索
    3 大学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分析
    3.l 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式概述
    3.2 案例分析
    3.3 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4 大学和科研院所自办高新技术产业情况分析
    4.l 历史与发展
    4.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4.3 创办高新技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5 中关村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内外联系分析
    5.l 与企业界的联系
    5.2 与本地的联系
    5.3 与北京试验区政府的联系
    5.4 与外地的联系
    5.5 与国外的联系
    6 结论
   三 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中关村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大学职能由一个中心向三个中心的转变
    2 目前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基本情况
    2.l 科技人力
    2.2 科技经费
    2.3 研究与开发机构
    2.4 科技课题
    2.5 科技成果及技术转让
    2.6 科技企业
    2.7 北京市15所重点高等学校科技活动情况
   3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
    3.l 学科综合
    3.2 人才集中
    3.3 信息灵通
    3.4 (投入大)成果多
   4 大学和科研院所在中关村区域创新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4.l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科领域与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
    4.2 教师和学生在公司兼职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4.3 大学或科研院所衍生公司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
    4.4 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区域经济的其他影响
   5 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之间存在的问题
    5.l 科研成果众多与现实需求相对不足形成矛盾
    5.2 人为地把小企业组合成大企业
    5.3 大学和科研院所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本土化问题
    5.4 高校与产业的关系应转变成相互渗透的合作关系
    5.5 中关村没有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
    6 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合作的几种形式
    6.l 建立大学(或院所)与企业合作委员会
    6.2 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设备和成果,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与工业界的联系
    6.3 与企业及地方合作,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和科研基金
    6.4 发展校(院所)办高科技产业,建立科技园区
   四 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1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理论框架
    1.l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边界
    l.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
    1.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框架
    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参与者的行为研究
    2.l 科研院所的行为特征
    2.2 大学的行为特征
    2.3 企业的行为特征
    2.4 试验区政府的行为特征
    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参与者之间的联系
    3.l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3.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联系的形式和内容
    4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网络绩效
    4.l 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
    4.2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
    4.3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联系绩效
    4.4 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绩效的总体评价
   五 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目标
    2 创新性区域的识别标志
    3 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内行为主体植根性薄弱的主要表现
    4 区域创新网络
    5 区内企业的植根性
    6 本地化的观念
    7 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8 社会资本和精神文明建设
    9 生产方式创新
    1O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
    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12 新企业的衍生
    13 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辩证关系
    14 政府行为
    15 产业化与商业化
    16 中关村区域发展道路
   附录1 区域创新课题组第一次会议纪要
   附录2 区域创新课题组工作汇报会会议纪要
   附录3 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附录4 区域创新课题专家研讨会纪要
   附录5 关于北京试验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