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号称“诗国”,随着经济的繁荣、思想的活跃,心态的开放、格律的成熟等诸原因,诗至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唐诗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尤以“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最为著名。初唐诗坛勃发浓郁情思,首倡风骨兴寄;盛唐之音抒写奔放激情,标举兴象玲玩;中唐诗坛更多忧郁风姿与感伤格调;晚唐诗坛则弥漫着夕阳余辉的幽微意绪。唐诗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李白。杜甫是其中最为光辉的“双子星座”。其他如高悲岑壮。郊寒岛瘦,白居易的以俗为美、韩昌黎的以卫为美,李贺的穿幽入仄、杜牧的明快洒脱……均为人所津津乐道。唐诗题材广泛,视野开阔,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技巧纯熟,格律精工。以七律为例,要求字数固定(共四联八句五十六字,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逢双押韵,平仄交错,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因而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历来的唐诗选本浩如烟海,不胜枚举。这个选本作为普及读物,多选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名作,努力突出名家,如李白、杜甫、王维等,由于所选多为律诗与绝句,以七绝见长的王昌龄、刘禹锡等人的篇目也占了相当比例。全书共分田园风光、山川奇景、边塞烽火、天涯羁旅、文人悲欢、苍生百态、华夏风情、春秋感怀、浓浓乡愁。依依惜别、情思绵绵、友情深深、历史寻踪、哲理感悟、托物咏志、寓意讽谏等十六个大类,努力多角度地反映唐诗思想与艺术的特色。如在“边塞烽火”中,既有描绘壮阔瑰丽的塞外风光的,又有记述豪气逼人的边地习俗的,有歌颂保家卫国的威武雄壮之声,也有批判穷兵默武的悲凉反战之音。在“情思绵绵”中,有欢快热烈的初恋场景,也有哀思入骨的悼在悲歌,有触景生情的闺怨,也有徒叹奈何的宫怨,或抒孤苦无助的弃妇之悲,或写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在“历史寻踪”中,咏人诗或缅怀古代英雄以自励,或慨叹哲人不见以讽世;知事诗或掩卷反思作翻案又章,或登临吊古寄悲惋情思。在“哲理感悟”中。大量诗作或高瞻远瞩,道出生活的真谛,令人过目不忘;或鞭辟入里,表达出辩证的理趣,令人回味隽永。如此,有助于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杜会,思考人生。本诗的注译努力做到相得益彰。注释力求简明扼要,扫除基本的阅读障碍;译文力求清新明快,注重诗境的整体把握。翻译时适当考虑了语词的锤炼,句式的整齐,努力保存些许诗意。同时每首诗歌均配以精美的图画,力求图文并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诗的意境。诗可兴观群怨,青少年熟读背诵一些古诗,对于他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颇多助益。含英咀华,讽诵不倦,才会弃盈瓜筒,升华气质,渐臻演讲时妙语如珠,写作时左右逢源的自如境界。作为一本启蒙读物,本书若能引起读者对唐诗的兴趣,则编者将感到莫大的欣慰。唐诗数量浩繁,佳作迭出,这一选本不过是管窥蠡测、而诗之佳处实难翻译,灵幻文字、精妙意蕴,原汁原味难以企及,本书只求正确导读,引领读者兴趣盎然地研读原诗。考虑到发展的因素,本书也适当地选入了一些较有深度的唐诗,读者不必畏惧,不求甚解地读之即可,因为诗无达诂,袁行霈先生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启示义有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五种一诗歌的理解强调感悟,除了又字的疏通、典故的讲解,还需读者个人问历的参照,思想的通达,如此方能秘响旁通,披又入情,真正欣赏古诗意象复叠的密度美、含义繁丰的张力美、浓淡雅俗的辞采美。金声玉振的音律美以及纵收曲折的想象。无迹可求的用事,最终领悟好诗玲珑透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