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冬,国务院在总结我国20年来财政改革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框架的构想,从而明确了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翻开了财政改革的新篇章。从计划经济的统包供给式财政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模式转变,乃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缺少专业理论可资指导,更没有现成经验可资遵循。改革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创新和理财思路的更新。为适应这一实际需要,我们邀请一批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公共财政丛书》。丛书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江泽民关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和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重要指示为依据,在总结20年改革经验以及已有的建设公共财政新经验基础上,以史为鉴,以国际经验为鉴,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各个侧面以及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归纳出结论,提出改革方略。丛书由公共财政概论、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预算、公共财产管理、公共债务等六个分册构成。丛书的主要作者,都是活跃在财经战线上的业务骨干,他们既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又是学术界很有造诣的学者。由于他们的努力,给这部丛书增添了不少特色:第一,针对性强,丛书各分册研究的内容,都是公共财政建设中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改革中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第二,视野开阔,博采众长,丛书广泛吸纳了国内外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三,具有探索的前沿性,各分册都能把研究的触角伸向财政学科理论前沿,勇于向新的理论制高点和难点冲击,既实现了理论观点的创新,又展望了改革之未来;第四,突出实践性,丛书是理论性专著,但对各个问题的分析,并没有仅停留在理论层次上,而是在理论剖析之后,提出可资实际操作的改革方略和对策;第五,雅俗共赏,丛书在保证问题研究的理论深度和高度的基础上,对问题的阐述采取了深入浅出的方法,力求通俗易懂,兼顾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之需要。因此,这部丛书无论是对财经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还是对财经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乃至财经院校的学生,都是有益的参考文献。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这套丛书。由于组稿和编写的时间仓促,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呈献给读者的这套丛书,肯定会有不足乃至缺欠,望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加以弥补和改进。何振一200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