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琊,定居山阴。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2 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正因为此,兰亭雅集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不仅全面精通古代各种书体,而且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体,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圣教序》,全称《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又因碑首列有佛像七尊,亦称《七佛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僧怀仁集王羲之墨迹勾摹,行书,30行,行约85字。碑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现存西安碑林。此碑文字虽然是从不同作品中所集,但基本上做到笔意连贯,气韵畅通,历来被认为是学习行书不可或缺的经典书作。王羲行的行书风格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用笔圆丰、妍美、飘逸、潇洒;一类用笔含蓄、古拙、倔强、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