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次子,自幼聪明敏捷,胆识过人,“善于骑马,好弄弓矢”,还谙熟兵法。设计“逼反李渊建唐”。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功劳甚伟,为太子李建成、其弟李元吉所不容,可他一忍再忍,最终不得已于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他励精图治,广纳诤言,推行仁政,开创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葬于昭陵(今陕西醴泉县境内)。纵观李世民的一生,很多东西令人难以理解,他靠什么成功地取得天下,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造如此辉煌的业绩……《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说:在后人的眼里,大宗朝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外国人写中国的历史,常常都是出言谨慎,不大使用夸张之词,因为大概是一不怕得罪皇帝,二无需招高祖宗,因此一般都是力求客观,秉笔直书。《剑桥中国隋唐史》能够把唐太宗推崇为“空前绝后”人物,足见影响之大。有人说,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抛物线的极点,有人说,盛唐是世界的中心。不管这些话是不是完全正确,但绝非空穴来风。我们不想穷究这些评论,最希望获得的就是李世民何以至此……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寻找,可是我们找到了他最原始的动力,这就是“刚柔道行”。“刚柔道行”不仅仅是道家的哲学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我们知道,唐太宗的血统本来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混合,这位“贞观圣君”却到处找祖宗,最后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被中原人称为教父,他创下的道家哲学被尊为正统。道家哲学是水的哲学,善利万物而不与之争,以最柔软的姿态在万物中穿行无阻,始终奔向目标而能时时保持自洁。李世民就如水一样,在昏君隋炀帝面前隐忍不发,在太子李建成等的威逼下忍气吞声,当势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形成山洪之势时,一举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夺取天下之后,思贤若渴,从谏如流,以百姓心为心,最终获得天下大治。李世民的所思所为是弥足珍贵的遗产,足以让后人细细品味。《唐太宗君临天下的刚柔道行》就是秉承这种思路,把李世民走向成功之路的轨迹做了一个清楚的描述。凡是细心的读者,都能够从中获得良多教益。以史为鉴,不仅仅是知道历史人物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从中学到些什么。熟读《唐太宗君临天下的刚柔道行》,你一定能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