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时年51岁。同远房堂兄西奥多,罗斯福一样,出身显贵家庭,因此他具有一种道德热忱和国家使命感,对那些只顾赚钱发财的人怀有一些蔑视的味道。30年前就当上了美国总统的西奥多对他的影响颇大,他们之间的政治生涯有出奇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从家族关系深厚的纽约登上政治舞台,都曾在华盛顿担任过海军部长助理,都曾成功竞选过纽约部长,都曾参加过副总统竞选。他们是这个富有而高贵家族的佼佼者,良好的教养和优裕的生活,使他们都成长为富有魅力、精力充沛的人。 不过,富兰克林与西奥多不同的是,他是罗斯福家族中加入民主党的一支。他没有西奥多那样浓厚的书生气息,因此也不像他那样喜欢说教。曾有人据此判断,性情随和温文尔雅的富兰克林没有霸气,难以承担重任和做出决断。但与人们的预料相反的是,他在担任海军部长助理时,显露了他杰出的行政能力。1920年竞选副总统时,也表露出他的沉着冷静、富于韬略和雄辩才华。1921年。这个精力充沛性情开朗的汉子不幸地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下肢在病毒的侵蚀下瘫痪了。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他的政治生涯到此也就结束了。但医生说他应该重返政界,他那泼辣果敢的同族妻子安娜·埃利诺· 罗斯福可以帮他。 富兰克林没有辜负少数慧眼者的期待,他在纽约州州长的位子上干得出色极了。在大危机风暴中心的纽约,他处惊不变,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采取各种措施对付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州采取了这么多的措施来弥补大萧条的后果。他进攻性的施政风格和卓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政治声望,1932年获得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在举国惶乱的危机时代,富兰克林鼓舞人心的竞选演说让他轻而易举地战胜了那个坚持信奉古典自由主义的胡佛总统。 其实,在富兰克林和蔼可亲的外表下,隐藏着极其复杂的个性。他既轻松愉快又忧郁沉静,既坦率无私又狡诈多变,既豪爽又诡秘,既大胆又谨慎,既果断又犹疑。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集于一身,陪伴他在政坛的浪尖谷底沉浮起伏,但无论如何困难,都没有将他击倒,或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让他既能适应成功的辉煌也能承受艰难的重压。 出生在世家大族的富兰克林,遗传了许许多多的美国精神,有天真的理想主义,也有普世的道德情怀。他一生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公益事业,改善社会大众的福利和境遇。作为一个身处复杂势力构成的社会旋流中心的总统,他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采用各种不那么正当的手段,有人指责他故意让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有人反对他不择手段地支持英国激怒希特勒,有人辱骂他是独裁的社会主义者,但所有这些诟病都似乎证明,富兰克林是一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他能够敏锐地洞察重大问题的实质所在,他能够运用作为总统的职权驾驭全局。正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反对最具威胁性的希特勒而与苏联和好,为支援民主的价值观千方百计地援助英国,为遏制日本的扩张不断谴责后者对中国的侵略。当时还沉浸在孤立主义美梦当中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直到后来才认识到,罗斯福的选择是对的。或许他们在回顾过去曾极力反对他这样做的时候,会倒吸一口凉气。 罗斯福成长于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时代,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是他早年思想的启发者。搀杂着浓烈理想主义和社会正义诉求的时代。将自己的精神注入到这个刚刚茅塞初开的年轻人头脑里,成为支配他一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立场。 罗斯福认为,政府是为公众谋福利的必要工具。当“粗暴的个人主义” 使部分居民或部分地区的利益得不到适当保护时,应该对这样的个人主义作一些适当的矫正。他为此开出的药方就是政府干预调节。自19世纪以来古典自由主义在美国颇流行,他的这一主张简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惊世骇俗之说。在自由放任主义者看来,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的干预。然而,罗斯福认为,自由和民主虽然是社会的基石,但一小部分金融势力的“不负责任和贪婪”,使许多社会个人陷入饥饿和贫困,这正是对自由和民主的毁灭,对自由主义之下的机会均等理念的嘲弄。面对自由放任之下经济寡头制的现状,政府必须作出调整,加强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智能。以“保护全体公民的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决不能偏袒个别的小集团”。 就是这样一个罗斯福,在1933年美国人陷入困苦和恐慌的关键年头,走上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宝座。在此后11年的岁月里,他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即便在他死后,他的遗产依旧影响着美国战后几十年的政策取向和世界大势的分合。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