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世界心理学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他们有着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无穷的人格魅力和鲜活的创新思想:华生因癫狂于爱情的魔力而从学术巅峰跌入谷底,斯金纳因着迷于鸽子的“迷信”而笃信强化原理,弗兰克因被囚禁于纳粹集中营而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皮亚杰因“酒神狂欢似的兴奋”而不得不创作哲学小说来加以抑制,弗洛伊德更是因两岁半时看见母亲的裸体而发现“伊底普斯情结”……本书向读者展现了西方心理学大师生平中的重大生活事件,他们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其人格成长的意义,他们鲜明的人格特质与其思想倾向性之间的关系,他们成功的人生给现代的我们带来的深深思考。“愿这本带有原汁原味的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小传,伴随读者成长为2l世纪世界心理学星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前言]20世纪世界心理学天空中的灿烂明星亲爱的读者朋友,当你在我们这本《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故事》前驻足并浏览时,我猜想你一定是一位心理学知识非常丰富的人。那么,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心理学知识的呢?当然喽,你首先是一个天生的常识心理学家。你会用你天赋的“愿望”、“意图”、“信念”等常识、概念,去揣摩、推测他人的心理。比如,他人是怎么想的?他又是如何从我的一个眼神、一个姿态中知道我想的是什么呢?这些,你全然不成问题。进而,你会从生活经验中得知,仅有常识心理学知识是不够的。因为有时常识性的东西是会误导人的。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你还必须从常识心理学上升到科学心理学。而对所谓“科学心理学”的东西,我假想你也算是熟悉的了:你或是通过旁听大学教授讲心理学的课,或是参加形式多样的心理学“讲座”和“沙龙”,从而获得了专门的心理学知识,甚至你是完全通过自学,比如你自学了《普通心理学》,也许还包括比较艰深的《心理学史》教科书,从而学到了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但即使这样,对于掌握心理学来说,你还有美中不足。假如我要问你:你所学的这些心理学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是谁提出了这些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在历史上又是如何演变的?它们为什么直到今天仍然还具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历史上和现今的这些心理学家,是怎么可能提出如此这般的心理学的呢?幸好,呈现在你面前的这本书,就正是为了回答上面这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