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墓地以及与之相关的事物,往往是人们避讳的话题。万不得已提起它们时,我们的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多半是灰蒙蒙的山冈公墓中,挤挤挨挨、整齐砌就是碑林——惨淡的色调和呆板的布局本身就是暗示着生命的缺失;又或是又火车掠过乡间田野时,白幡招摇下的“阴宅”——生者的意愿经过水泥和马赛克的传达,反倒显出对生命的禁锢。城市也好,乡村也罢,墓地给人的印象就是凄凉压抑,是一处与生命再无瓜葛干系的别样世界。在这些墓地里,形状雷同的墓碑上,记录的信息也大抵雷同:无非是生卒年月、配偶子女——严格说来都算不上墓志铭。大约是民族性格的缘故吧——骨子里的矜持和内敛,使我们不愿在墓碑上失了城府。既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那就用格式化的句子不露情感的词语,把逝者埋葬吧。如此一来,墓志铭就与平民绝了缘,成人名人的特权——但形式依旧拘谨,总要把他们的事迹功德一一陈列,恭恭敬敬地供人凭吊才是。本书中的西人墓志铭,少数来自编者的旅途采集,多数则是从国凶网络、书籍中搜集而得,经过翻译,呈给读者。希望读者在对拙译进行批评指正的同时,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怀有一颗宽容包纳的心。希望这关乎死亡的话题给读者带来的,是对生命的关爱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