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我在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化圈及其分布特点时,特别喜欢阅读有关民族史或民族志的书籍。为了弄清楚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历史的来龙去脉,我不得不在众说纷纭的考证中努力判断令人信服的史论。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有两种感受让我难以释怀。我的第一种感受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族源,特别是了解那些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历史,只能通过汉文典籍中支离破碎、似是而非的记载辨认或推断。某一种说法把这个民族作为一个支系归入某一个更大一些的有“虫”字代码的“南蛮”族群里,另一种说法又有可能把它归入另外一个大一些的有“犭”(犬)字代码的“北狄”族群里,于是这个民族的族属似乎总是处于游移不定的状态,甚至是以弱势族群的“卑贱”身份总是处于主体民族的边缘和附属的低下地位。于是,在所谓的正史中他们总是受到歧视。我的第二种感受是:一个受到歧视被迫难以生存的弱小民族,总是不顾一切地经过艰难险阻寻找自己族群可以活下去的生存空间,尽管这些空间经常处于环境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跋山涉水坚持维护自己族群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这些民族几乎都有一部悲壮的民族大迁徙的血泪史,可歌可泣,让我不能不肃然起敬。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正以国家工程的实施规模在有计划地进行着。其中民俗学者责无旁贷的工作之一就是发挥指导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参与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田野普查工作,进行有关各民族的文献资料的梳理编纂,撰写调查研究的科学著作文本,都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像《畲族民间文化》这样的著作,就是既有对畲族史料的梳理辨正,又有对畲族民间文化所有表达形式的调查评介与分析,更有对畲族文化做出的全面整体的价值评估和科学判断。这种民族史、民俗志、民间文化论三位一体的科学文本,应该被认定为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的指导性、示范性的一种科学范本。我认为,像《畲族民间文化》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分量很重的学术著作,也是保护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指导手册。这本书的出版问世,必将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