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审视
一、 导言:研究基础与研究角度的选择
(一) 研究基础
(二) 研究角度的选择
二、 政治、意识形态与教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
(一) 强国的政治需要与教育学的引进
(二) 政治和教育学关系之探究与教育学独立意识的萌生
(三) 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对教育学的强控制
(四) 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与教育学发展
三、 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
(一) 教育学初建时的“中断传统”和“全盘引进”
(二) 教育学“引进”的中国范式
(三) “教育学中国化”的意识与曲折实践
(四) 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转机与进展
四、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一)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产生的源头
(二)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特殊表现
五、 结语
第二编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主干学科的发展与主要成就
一、 教育基本理论
(一) 经由日本的传播与教育学萌生(1900-1919)
(二) 多元指向的教育学移植与建构(1919-1949)
(三) 从多元到一元:凯洛夫《教育学》的一统(1949-1956)
(四) 教育学中国化意向的出现与尝试(1957-1966)
(五) 教育学彻底意识形态化与自身独立性的丧失(1966-1976)
(六) 教育学的重建与复兴(1976-2000)
二、 教育哲学
(一) 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的引进与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三) 中国教育哲学体系的创建与发展
(四) 中国教育哲学史的研究
(五)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特点与核心
(六)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系统研究
(七) 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功能
三、 中国教育史
(一) 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创立
(二) 对中国教育出路的探寻与教育史学科的兴盛
(三) 中国教育史学科的重新构建与曲折历程
(四) 新时期教育史研究的更新与再兴
(五) 走向多元和创造的教育史学科
四、 外国教育史
(一) 对欧美教育史学的借鉴与模仿
(二) 对苏联教育史学的学习与接受
(三) 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国化”的艰难摸索与“新时期”的恢复重建
(四) 外国教育史学科的不断反思与深入发展
五、 教学论与课程论
(一) 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二) 建国以来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学论研究
(三) 教学论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四) 课程理论研究的发端、中止与重建
(五) 面对中国课程改革实践的课程理论研究
六、 教育社会学
(一)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诞生
(二) 1949年以前教育社会学的译介与研究
(三) 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停滞时期
(四) 教育社会学的复兴与制度重建
(五) 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与拓展
(六) 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
第三编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重大论争
一、 关于教育含义的论争
(一) 生长与生活说
(二) 工具说
(三) 文化说
二、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争
三、 关于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结构的论争
四、 关于教育起源的论争
五、 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
六、 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的论争
七、 关于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论争
八、 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论争
(一) 特殊认识说
(二) 认识发展说
(三) 认识实践说
(四) 交往说
(五) 多本质说
九、 关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论争
(一) 教学三体论
(二) 主导主体论
(三) 双主体论
(四) 复合主体论
十、 关于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论争
十一、 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论争
(一) 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
(二) 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
(三) 外国“教育史学”的理论建构
十二、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论争
(一) 威的教育目的论
(二) 杜威的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论
(三) 杜威的道德教育论
(四)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十三、关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论争
(一)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政治倾向
(二)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四) 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论
(五) 赫尔巴特的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编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重要学术团体教育科研机构、书刊出版和中外学术交流
一、重要学术团体的沿革
(一) 近现代重要的教育会社
(二) 建国后重要的教育研究团体
二、重要教育、科研机构的设立和演变
(一) 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系
(二) 重要的教育科研机构
三、教育学刊物
(一) 近现代重要的教育刊物
(二) 建国后有代表性的教育刊物
四、中国教育学交流
(一) 人物来访与学术活动
(二) 著作翻译及介绍
五、教育学类工具书、丛书的出版
(一) 工具书
(二) 丛书的出版
附录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