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编年体的形式,从1960年始,到1970年止,逐年描写了一群年轻人:皮砣、才子、子敬、湘兰、包子等人的生活经历。这十年之中,中国发生的所有大事,如饥荒、文革、武斗……和个命运息息相关,构成了那个特殊年代特别的青春故事,焕发出激情、荒诞、残忍、困惑的多重色彩。那些混沌的记忆至今难以磨灭。1960麻雀饿得叫秋收开始,队上的食堂一日三餐,清汤寡水……每顿吃饭,孩子们盯着看,噙着手指流口水。1961、1962甜酒水、“瓜菜代”:有地方特色的“共产主义”《以革命的名言》饥饿从农村包围城市……挨饿时,人的心态走样,人心惶惶,六亲不认。1963高中教师:“樊于期”、“磁力线”、“响铳”语文老师会讲故事,讲起荆轲向樊于期索要人头,樊于期割下头递给荆轲,尸身不倒,那真是恐惧,悲凄。1964风声渐紧路标1964年,贯彻阶级路线,教师和如惊弓之鸟。响铳因为说过一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几吨黄色炸药,成了赫鲁晓夫的应声虫。数学老师“犯卵法”,被送去劳教。1965政审大学 大学同学 向左进行曲老大学要政审,政审时将考生分四个等级:“可取绝密专业”、“可取机密专业”、“可取一般专业”、“不予录取”。1966“学术讨论”大批判,大字报,大串连,宴传车“平反”人如蜂嗡,人如蚁涌,到处都是学生,都说自己造反,工人跟着起哄。街头大字报多,先如衣服上打补丁,后来如和尚的“袈裟”。有个组织叫“工人赤卫队”,刷出个“三相信”:“坚决相信省委、相信市委、相信工作组”!中学生在大字报上“画蛇添足”,“坚决相信省委有问题,相信市委有问题,相信市委有问题,相信工作组有问题”。文字的增添引来街人的欢笑。很多事情在看来如同儿戏,但在当时,却是各持各的集团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