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时代,几个角色,纵深半个世纪的时空。小说以当代沪港双城的变更史为背景,写出了都市人彷徨的生活历程,迷惘的精神世界以及始终处于取舍不定的激烈碰撞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正是作者那代人所经历的生命现实。长夜半生为当代著名沪籍旅港作家吴正的一部新的长篇力作。作者一改以往写实的创作风格,独辟蹊径,以几个人物心理世界的冲突和演变演绎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以崭新的意识流、心理流、梦幻流、时空流和语言流等交替叠更的创作手法,精彩地刻画了所谓“生活的断流”状态。而于小说创作的艺术方面,作者更在传统——现代,真实——虚拟,表叙——幻化的统一与整合性上达到了一个水乳交融的新境界。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思想内涵,哲理境界和艺术造诣。1949年,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中国大都市上海关闭了她通往世界的所有门户,直至1979年再度打开,其间整整三十年。1979年,上海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尔后,经历的是另一个天翻地覆的二十年,社会的一切生态都已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异。与此同时,香港,这座“东方伦敦”,一百五十四年的殖民长河也终于流尽,流到了1997年7月1日,这个大限的悬端崖沿,日子开始飞瀑而下。这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非常时期,谜一般的时代,谜一般的城市,谜一般的整整一代人。一切无可奈何,一切总也可以奈何;而不可理喻的结局永远是终能理喻。有这么四个人物两对夫妇,已龄届中年。每一个时代都在他们心灵的深处刻下了不同形态的、难以磨灭的刀创斧痕。小说以其为承重梁柱,支撑起了这么个特色时代的整座舞台,然后再让一幕幕的人间喜悲剧在此上演。背景人物不停地变幻,梦境现实时刻在交替,理念与意识反复重叠。在这个价值观、生命观、理想观都严重错位了的时代,人们的肉体和感官都在享受,在醉生梦死,精神却在挣扎;而精神所付出的代价正是肉体所耗去的。精致的思维,精致的心理,精致的刻画,精致的语言,精致的细节,构筑起了当代中国社会最精致的一个阶层的日常点滴与其丰富多彩的精神图貌。犹若一只明清朝代的精瓷花瓶,珍贵却十分脆弱、易碎;她在半明半晦的光线中闪烁着一种诱人的幽光。这是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切面上的某个最短兵相接的触点,与众多的以“黄土地”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相比,互相对峙,然而又不对立,它们共同构筑起了立体中国形象的双重个性。真相,就离他一步之遥。他站立在原地犹豫了有两三分钟。但他平静,平静得出奇;也很理智,理智得出奇;就像一个第三者在观看一幕与己完全无关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高潮戏一样。他想,他也没什么,他只是将一件他在三十多年前偷抢来的物品归还了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