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

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

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

定 价:¥26.00

作 者: 陈元锋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中华文史新刊
标 签: 研究

ISBN: 9787101045383 出版时间: 2005-10-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5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对北宋馆阁翰苑制度的考察,揭示制度文明中的政治、文化内涵,进而在此背景下探讨北宋馆职词臣诗人群体所特有的从政方式、生活形态及其创作趋向。宋代三馆秘阁及学士院史料庞杂,线索纷繁,本书的研究范围以北宋为主,兼及南宋;以崇文院为主,秘书省为辅;以翰林学士主,中书舍人为辅;以馆职为主,贴职为辅,以突出馆阁作为文学高选的特色。学士与馆职宦途相接,文翰 相通,联系至为密切,故本书稿将翰苑与馆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而馆阁翰苑与文学的关系也以诗歌为主。作者认为,与唐代文馆翰苑相比,宋代馆阁与学士制度更加完善,政治与文化功能尤为突出,表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色:一,由于宋代君王稽古好文,优礼文臣,因此馆职、词臣地位更高,成为文学之高选,倍极儒墨之荣。二,所谓馆阁储材,这一制度的精华部分在于选拔培养那些精通文章、学术的专门人才。三,进士、制科是馆阁取人的主要来源,进士入馆及馆职迁除词臣均须经学士院或舍人院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大体与礼部进士试相当,以诗赋文章、词采学术为主。四,盛世修书,最著名的宋代四部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是太宗、真宗两朝由两制词臣与三馆学士为主集体完成的。五,宋代馆阁进一步发扬了“燕公流风”,即张说开元年间主持集贤苑时所倡导的那种宰辅大臣与文馆学士之间纯粹道义上的平等和谐关系。六,翰林学士作为学者宗师,以词命为职业,其中不乏诗文兼擅、文词与学术并重的大家。

作者简介

  孙毓棠,中国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1年4月9日生于天津。1930年8月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1933年8月毕业于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系。此后在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史地系讲师。1935年8月东渡日本,1937年7月肄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归国后历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教员、专任讲师、副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1945年8月应英国文化委员之聘,与陈寅恪、洪谦、邵循正、沈有鼎等连袂赴英,任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客座研究员。1947年8月赴美,先后任中国出席联合国代表团社经理事会专门助理、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1948年8月归国,仍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1月起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直至1985年9月去世。其间,曾兼任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客座研究员,和华盛顿威尔逊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孙毓棠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是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中较早出版的一种,在国内外产生过很大影响。全书凡九十万字,一点一滴地汇集了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有关中国新式工业基本情况的资料,徵引中外档案、报刊、私人著述不下三百种。其中包括卷帙浩繁的《北华捷报》、《英国驻华各口岸领事商务报告》、《海关贸易报告》、《教会新报》、《申报》等等,凡当时国内能够找到的有关资料,哪怕是临时散发的小册子和文件,也都在收辑之列。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宋代馆阁之建置
一 馆阁之名称与创建
二 馆阁作为书库、直舍及修书所
第二章 宋代馆职的名实与职任
一 馆职、贴职、学士
二 馆职员数
三 职名沿革
——崇文院校书官——馆阁职名——殿阁职名
四 兼职与专职
五 崇文院与秘书省
第三章 宋代馆阁取人制度
一 入馆资格
二 荐试程序
荐举——试所——召试条例——等等
三 召试内容
四 召试特例
第四章 宋代馆阁的政治职能
一 馆阁储材
二 从馆职到词臣
三 顾问议政
四 文辞与政事
五 贴职浮监
第五章 学士院:“玉堂之署”,清华之地
一 学士院正名:学士院与翰林学士院
二 学士院别称
三 “玉堂之署”,天上仙境,清华之地
四 深严之地
位置——铃索
第六章 翰林学士之设置
一 代言之职:词臣渊源
二 学士员额
三 专职与兼职
第七章 翰林学士之职任
第八章 翰林学士:“文学之极选”
第九章 两制词臣的选拔迁除
第十章 “集贤院是吾家”:宋代馆职词臣的文化生活
第十一章 宋代馆职词臣的聚合游从
第十二章 北宋三馆两制的宴赏赋咏活动
第十三章 北宋诗歌的“馆阁气象”
第十四章 北宋馆职词臣人群体(上)
第十五章 北宋馆职词臣人群体(下)
第十六章 词臣主盟及北宋文风与诗风的交会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