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家能够给人提供什么呢?他不是教师因而不能给人什么教导。他不是领袖所以未必能给人指引一条光明或安全的道路。他其实也不是灵魂工程师做不来总为别人以至自己脱胎换骨的事。他们是以正规角度看这世界而看腻了的人,并且天真地以为别人可能也不大耐烦,所以公为私就去找些新鲜的角度看这世界。我想,李清明的文字也在寻找这样的角度。——著名作家 史铁生这是一些闪烁着中国智慧的文字。许多平常而深刻的道理,已经被我们的时代完全遗忘了,比如对生活的感恩,孝敬,比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个时代所谓知识分子者言必拿来,成为习惯,已经造成这种知识,只是西方才有思想。似乎中国人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中从未思考过“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到何处去”之类似的。我一直对20世纪以降中国人的思想质量感担忧,尤其在1966年之后。但很多时候,偶尔看见普通人的文字,才发现中国思想并没有消失,而只是从习惯上以为它应该出现的地方转移了,转移到没有时间空谈、干着实事的普通人的文字,他们业余时间偶尔记录下的想法,读起来却比知识分子的引经据典更为智慧。我说的是李清明的随笔集《微雨独行》。——著名诗人 于坚李清明身在商海,心怀哲思,对人生社会,均有独到感悟,其文中许多警句妙语,可以大书高悬为座右铭。——著名作家 莫言苦难、守望、惜福和感恩,很难在一本书里,看到这些一些字眼集中出现。其实,又岂止是一本书,当道德退行这样的字眼,真的已经不生长在我们的心田。也许,我们在表达上的进步,远远走在了良知的前面。文学界常有清醒者呼叶回到常识。这些伟大字眼,也是和种常识,是一个文化的根基与底线。当上述这些字眼串连成线,互为因果朴素地呈现的时候,我们在生存困境中感到一丝人性的温暖。——著名作家 阿米一个人,工农兵学商五大行业全都亲身经历过,而且干一行精一行,行行均有所得,不容易。一个人,一个曾经当兵的,能在一项又一项全陌生的事业上有所成就,也不容易。一个人,在从事繁忙的营之余,在诸多事务性的、习惯性的、礼尚往来性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交往应酬之余,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心情和兴趣来写写文章,以抒发自己对人对事的感受,更不容易。当今世界可供人们耗去工作之余时间的活动太多太多了。舞文弄墨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它是一个人的心境,是一个人的格调,一个人的追求。——著名作家 金敬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