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育儿/成长家庭教育让孩子成功又快乐: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学习的3大法则

让孩子成功又快乐: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学习的3大法则

让孩子成功又快乐: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学习的3大法则

定 价:¥25.00

作 者: (美)泰勒著;盛强, 盛明旸译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家庭教育

ISBN: 9787501173594 出版时间: 2006-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221 字数:  

内容简介

  看到此标题,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成功的孩子不快乐吗?回答是这样的:未必所有成功的孩子都快乐。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许多父母们都渴望孩子出人头地,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加之社会上各种辅导班充斥了本该属于孩子的生活空间,让父母和孩子经常处于一种疲惫状态。许多孩子从来没能享受过童年的快乐。也有些父母,他们懂得尊重孩子生命的价值、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他们认为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快乐的童年经验"比取得学业成就更为重要,然而他们又担心孩子会变得缺乏动机和不求进取。本书作者泰勒博士成功地解决了这种"非此即彼"式的父母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揭示出成功和快乐可以携手并进。他认为没有快乐的成功,绝对不是真正的成功。为了让孩子既成功又快乐,他鼓励采用"积极推动"的方式养育孩子,并向读者展示了如何推动、何时推动以及何时要以守求进。他告诉我们单纯地取得成功和成为成功的人有根本的区别。作者认为自我尊重、拥有意识、情绪控制是成就孩子幸福一生的三大法则。孩子自我尊重的高度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能够得到恰当的支持、鼓励和关爱,也源于一种胜任意识,一种有能力的感觉。孩子需要获得一种拥有意识,一种对于自己的兴趣、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属于自己的感觉。本书作者指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担当一个合作者而不是一个控制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独立、快乐的孩子。许多父母只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成功者,但是他们忽视了对孩子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孩子心灵的呵护;忽视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求;忽视了孩子需要独立自主的强烈心理需求。父母只有给予孩子适当、合理的帮助,孩子才能冲出他的"舒适带"去探索去冒险,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快乐地取得成功。本书作者利用红色警示的形式,提出父母们经常犯的自己还不知晓的,并且正在阻碍孩子成功的错误;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又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指导。比如作者强调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知心密友,因为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他没有那么多心力来承担成人的喜乐哀愁。他还告诫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快乐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父母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乐趣,不要与孩子合二为一。父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反观自己、改变自己和调整自己,要有勇气向自己发出挑战。要怀着对孩子的爱心去平衡对成功的期望。爱是父母感化孩子的最有力的工具。父母要学会讲你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学会与孩子的交流方式。针对当前诸多父母提出的困惑:孩子厌学、缺乏学习动力、与父母抵触等情况,作者认为制定过高的成就期望的父母,就等于亲手缔造了一个愤怒的孩子。这些流露出敌意的孩子们,学会了把课业成绩与消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同时他提出,父母采取平静的、积极的和支持改进的态度,孩子才会受到鼓舞并努力迎接挑战。

作者简介

  吉姆·泰勒博干系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以长达17年之久的时间,从事青少年成功人士——特别是在体育运动、表演艺术领域卓越有成绩的青少年及其家长的辅导和教育咨询工作。与其他专家所不同的是,作者青少年时期是一名高山滑雪运动员,参加过许多国际性比赛,经历了少年有成的生活,亲历了成就挑战并有诸多感悟。他现为美国和日本国家滑雪队以及美国网球协会心理咨询顾问。曾在北美和欧洲的350多间工作室举办讲座,发表有250多篇学术性和普及性的文章,还著有《舞蹈心理学》、《运动伤害恢复的心理学方法》等图书。

图书目录

引 言
第一法则 自我尊重
第一章 对你而言我不够好吗
红色警示
发展孩子的安全感
发展孩子的胜任感
一般信心
具体信心
没有一般信心的具体信心
自我反省
自我认识的准确性
成就和快乐的原则
第二章 难道你不能只是为了我而爱我吗
红色警示
 1.有条件的爱
 2.悬吊胡萝卜式的爱
 3.塑造一个做事的人
 4.父母不合理的期望
 5.不恰当的表扬和惩罚
 6.注重最后结果的父母
 7.塑造单一发展的孩子
  8.完美主义(过分挑剔)
给予孩子健康的爱
有意义的爱
塑造一个成功的人
合理的期望
合理的表扬和惩罚
力争优秀
父母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 什么是真我
红色警示
1.自我厌倦
2.自我惩罚
3.自我毁坏
发展孩子的真我
认识真我
对假我宣战
真我还是假我:你自己的选择
第二法则拥有意识
第四章 这是谁的生活
父母的需要——孩子的需要
红色警示
1.整治不完美的自我
2.与孩子合而为
3.把父母的快乐放在孩子的肩上
4.失去洞察力
5.使孩子能力透支
6.意愿之争
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认识你自己的需要
获得并且保持判断力
了解孩子的需求
避免意愿之争
挑战孩子的能力
平等对待孩子
抓住自己的生活
控制孩子——培养孩子
第五章 由谁掌控
强迫参与
引导参与
红色警示
1.乐趣剥夺
2.内在驱动力的丧失
找回乐趣
重获内在驱动力
引导参与的过程
找到吸引孩子的活动
时间管理
初始动力
 提供资源
 承诺
 设立目标
 不断鼓励
  自主
 孩子的选择
  培养成功者的建议
第六章 为什么不让我长大
依赖型的孩子
独立型的孩子
父母和子女的责任
  父母的责任
  孩子的责任
红色警示
1.取悦型
2.失望型
3.反抗型
4.挫折型
5.拒绝型
6.成为孩子的朋友
7.承担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
父母的角色
教孩子承担责任
要求孩子承担责任
鼓励探索
对早期的预警信号做出反应
  与拥有感有关的生活信条
第三法则情绪控制
第七章 为什么我如此胆怯
情绪威胁
 情绪的恶性循环
 对失败的恐惧
 对成功的恐惧
情感挑战
 情感的螺旋式上升
红色警示
  1.行为焦虑
  2.过度惩罚
  3.自我拆台行为
 4.安全区域
  5.不快乐的成功
发展情感挑战
  失败和成功的价值
 冒险
 对待犯错误的看法
 积极面对逆境
  剩余的百分之五
  对待成就应该恪守的信条(情绪方面)
第八章 我永远都是一个孩子吗
红色警示
 1.不成熟的态度
  2.对失望的不成熟反应
  3.对挫折的不成熟反应
  4.不成熟的愤怒
  5.情绪的过度保护
  6.假定的情感成熟
  7.情感缺失
情感成熟
 成熟的态度
 对失望的成熟反应
 对挫折的成熟反应
 成熟的愤怒
 情感成熟的父母
 不要忘记积极的情绪
情感成熟的关键
第九章 我能做什么:主宰者一牺牲品
情绪习惯
情绪的牺牲品
情绪的主宰者
红色警示
培养情绪的主宰者
作为情绪主宰者的父母
情绪主宰者的观念
  选择成为一个情绪的主宰者
  培养情绪的主宰者
 情绪控制是一个过程
情绪控制的技巧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