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五花八门的天赋教育计划相比,拉科达学区的天赋教育计划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天赋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每星期抽一些时间到天赋班里学习;二是天赋教育只安排“社会研究”课,其他的科目学生个人可以以跳级的形式处理;三是高中不专门设天赋教育计划,而是让有能力的高中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 对这种形式的天赋教育,我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并且与教育学院有关的教授、中小学的天赋教育老师、学区的专业管理人员、天赋班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探讨乃至争论。我认为,拉科达学区的天赋教育计划周全地考虑了天赋班孩子的特长、需求和弱点,从而扬长补短,使得天赋班的孩子能在健康、适中的环境和氛围中充分发展。 比较中国的“少年天才班”或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教育,我认为这种为孩子提供“天赋安全地带”的做法,要比“天才集中营”式的方法更适合早慧孩子的健康发展。 首先,天赋班的孩子在各方面或某方面超过一般孩子,这既是他们的长处,也可以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记不得是哪个神话里有个大力神,一旦站在大地上就力拔山河,但只要脚跟离地,哪怕仅半寸,立即就变得手无缚鸡之力。 倘若我们能够像量化神童的IQ一样量化大力神的力量,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数值都很高。但是,当我们对照神童和大力神的弱点,我们也会发现,他们的弱点同样会使得他们弱不禁风。天赋班的孩子可以很出众,也可以很脆弱,长处和短处都很明显。克服了弱点,优点倍增;一旦短处占上风,天赋班的孩子将会比普通孩子还软弱。超常孩子的自杀几率高就是一个佐证。 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一片恐慌,全国各地都大搞天赋教育。1961年9月,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就集中了全市30个最聪明的10来岁的孩子搞封闭式的天赋教育。30多年后,其中的一个女孩(当然,现已年过半百)以这个天赋班为研究蓝本写了一本书《聪明的女孩们》,引起轰动。后来,她又以该班为研究对象写了另一本书《聪明的男孩们》,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就是“社会孤立”。几乎是一开篇,她就引用了其中一个男孩的话:“……到了新学校(译者注:这是一个专门为天赋孩子设立的封闭式学校) ,整个感觉就是,生活全都完啦,现在不得不只跟天赋孩子在一起玩了。” 即便让天赋孩子生活在常人中,他们都可能有社会自闭症,就更不要说把他们封闭起来了。经过多年的实践,美国教育界已总结、吸取了这个教训。 如果说现在美国天赋教育有什么绝招或秘密的话,那就是在用IQ测试或其他什么手段把天赋孩子选出来后,立即把他们送回“凡间”:不让他们高高在上,不让他们“高处不胜寒”,不让他们自以为是,不让他们脱离“群众”,不让他们脱离现实,不让他们孤立于社会:而让他们牢牢地站在坚实的大地上,成为顶天立地的大力神。天赋班孩子的致命弱点是难以在同龄人中完成社会化。把优点和缺点相同的天赋班的孩子长期“圈养”在一起,他们就会脱离现实,脱离“群众”,以致因社会化不完善而孤僻怪异,造成身心不健康,就像脚跟离地的大力神一样弱不禁风。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当我们把现实社会看作大力神的大地,就不难找到天赋班的孩子“撬动地球”的支点了。 要使脚跟牢牢地站在大地上,参加天赋教育计划的孩子就不能像国内少年班那样集中“圈养”,就要让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正常的环境中培养正常的群体意识,进行正常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