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把别人当朋友,而别人却把他当敌人?为什么有的人很聪明,而办事却处处受阻?为什么有的人在事业上很成功,而在家庭问题上却疲于应付?为什么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在职场上屡屡不能升迁? 也许,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缺一点"该糊涂时就糊涂"的人生大智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糊涂学。 糊涂学实际上已渐成为一种文化。对于糊涂学,古人比现代人理解得深刻。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给世人留下了一句"难得糊涂"的名言。据说,"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天色已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老翁,自称糊涂老人,出语不凡。他室中陈列了一方桌般大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大开眼界.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以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章。因砚台大,尚有余地,郑板桥说老先生应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印章,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大惊,细谈之下,方知老人是位退隐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