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智慧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聪明的谋略,老子是第一个将宇宙观与政治观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哲学大师,道家智慧最鲜明的体现就在于对人世间一系列利害转化关系的深刻洞察。 道家站在人生的边缘,带着超越的眼光审视人生现实的荒谬和矛盾,批判人类自身理智的浅薄与愚蠢,以“道”的观点来看世界,承认万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类理智的狂妄与僭越。 道家学说强调针对具体情况,刚柔并用,不可绝对化。刚与柔,相辅相成,认为刚极易折,柔极则废,刚柔相济,则无往而不胜。在刚与柔的关系上,主张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鬼谷子用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加以说明:“柔弱胜于刚强,所以积弱可以为强;大直若曲,所以积曲可以为直;少则得众,所以积不足可以为余。”刚强的事物性坚而易裂,易于进取而难守,柔性的东西性钝而有韧,易于守成而难攻。所以刚猛有利于进攻,而柔弱有利于守成。 道家的智慧运用到治国安邦,必须文武并举,德刑并用,刚柔相济,从宏观上统治人民,控制全国局势,所以,刚柔之术,是封建君主的最高统治艺术,是保障统治的基本方法。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古代政治家多贵宽尚柔,柔能接物,宽能得众,这是封建政治家的处事哲学,刚强待物必败事,狎侮对人必受辱。中国传统处事哲学中以屈求伸,以慈、忍服人,实际即发轫于道家,所谓慈,就是慈爱,这种慈爱如同父母对待儿女一样,是一种无私的给予,比儒家的讲究正义原则的以德为本又高明很多,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志,慈以服人,决不在外在的收服,而是要让被征服者充分领受到慈爱。它能让那些被收服的人永远地心甘情愿地报答和捍卫施予者。与此相关的就是忍,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忍耐,而是洞察了一切世事变化的规律以后发自内心的一种情志。它是一种修养之忍,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深刻智慧,是圆融无碍的处世智慧。 本书选取了《老子》和《庄子》两部著作的部分内容,采撷其中最有影响、现今仍有活力和价值的名言警句,并附译文和简单的解析;更为了提高可读性,在名言警句和译文后配上经典故事,使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地理解先贤名言的智慧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