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动态联盟模式决策、构建、运行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1.企业动态联盟的理论基础。企业动态联盟的提出和实践是以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2.企业动态联盟模式的选择。通过构建基于信息交流密度和敏捷性的动态联盟模式,探讨信息交流密度和敏捷性对动态联盟利润形成的作用机理,并以此分析结果作为企业选择动态联盟的基本依据。3.企业动态联盟模式的构建。探讨了企业动态联盟构建的整体过程:①市场机遇的识别。②盟员企业的选择。③企业动态联盟的组织设计。④企业动态联盟组织运行设计。⑤反馈与学习。4.企业动态联盟模式的运行管理。从企业动态联盟内部的角度对联盟的运行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动态联盟管理的联盟策划、界面管理、分布式团队管理、合作关系管理等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参考模型,设计了动态联盟的激励机制。5.企业动态联盟的运行支撑体系。从战略、技术、契约角度建立企业动态联盟运行的支撑体系,并分析了三者在支持联盟运作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6.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阐述了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方法及其过程,建立了风险预警系统框架,提出了联盟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的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