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汝法,研究员,1936年出生,浙江温岭市人。1958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农学系,任职于山西省农科院,并任第五届国际荞麦研究协会主席,国际《FAGOPYRUM》(荞麦)杂志编委,农业部全国荞麦育种、栽培及开发利用协作组组长,农业部全国食用豆类科学研究协作组组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山西省杂粮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其中苦荞利用成果属世界领先水平。出版有《中国荞麦》、《中国小杂粮》、《荞麦栽培》、《中国谷子品种志》、《绿豆》、《大麦》等。柴岩,研究员,生于1951年1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4年11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到榆林市农科所工作,1998年11月调陕西省农科院黄土高原所,2000年7月至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工作。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物学会粟类专业委员会委员,糜子学组组长;全国荞麦科研协作组、食用豆协作组副组长;全国糜子科研协作组组长;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杂粮品审专家;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杂粮组组长;《荞麦动态》编委。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糜子、荞麦、食用豆类品种资源、育种、栽培与加工利用和马铃薯、苜蓿良种引种与鉴定等项目研究,同时在陕北长期从事杂粮等农业技术推广和基地建设等工作。主持省部级攻关项目"名优小杂粮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丰收计划"马铃薯脱毒技术”、948项目"美国苜蓿引进”、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马铃薯50万亩基地建设”及国家小杂粮品种区域试验等。完成陕西省糜子、荞麦品种资源2000余份的整理、鉴定、编目任务和全国糜子、荞麦品种资源的编目入库、鉴定评价;研究制定了荞麦、糜子、食用豆类等小杂粮质量标准;育成并推广了榆荞2号(甜荞)、榆荞6-21(苦荞)、榆糜1号(糯性)、榆糜2号(梗性)等品种,引进推广了牡丹荞、伊糜2号、中豇1号、中绿1号、铁丰18等优良品种;研究并推广了荞麦丰产栽培技术、糜子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陕北及西部地区马铃薯生产状况和主要病害调查,提出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意见;开发并试制了20余种小杂粮产品,多次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带动了全国小杂粮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先后出访日本、斯洛维尼亚等国,完成引智项目5个;发表《温度对甜荞始蕾日数的影响》、《甜荞光反应研究初报》、《甜荞光反应类型与地理分类关系的研究》、《红花甜荞的地理分布特点》、《糜子作物名称用词刍议》、《糜子资源开发利用》、《糜子辐射诱变M1效应研究初报》等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糜子》、《中国荞麦》、《中国黍稷》《中国黍稷品种志》、《中国黍稷论文选》、《中国糜子品种资源目录》(1、2、3册)、《糜子论文专辑》、《中国荞麦科学研究论文集》等10余部专著和论文集。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得省农业厅、榆林地区奖6项;同时获得国家科委扶贫办振华科技扶贫奖、榆林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省科委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等表彰奖励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