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读诗词歌赋,为什么要读散文小说?功利地说,通过读书能掌握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从而不惧怕任何竞争的人;本质地说,读书能让我们活得更像一个人,拥有更盈满的做人的感受。因为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灵中,只有人会说话,只有人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诉诸文字传之他人或来者。而在到目前为止那无以计数的文字里,有那么一部分是不死的——它们注定要与人类一起走到最后那一刻。这样的文字,固然是通过个人创造出来的,但其所表达的却是每一个人都随时可能会有的笑和泪,苦和悲,生和死,灵和肉,爱与恨……,由这样的文字所形成的书就是体现着人类共同精神的杰作。因此,从《诗经》里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陶潜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到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们这样一路读下来;从《荷马史诗》到《哈姆雷特》到《百年孤独》,我们这样一路读下来,我们感知到的东西就决不是那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生存空间所能囹圄得了的了,我们可能上午是一个藏在特洛伊城下的木马里准备一拥而出的古代士兵,下午又是一个尽情享受着江南水乡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倜傥才子,这样的人生何其丰赡何其绚烂何其浪漫!而要拥有这样的人生,不必苦寻长生之丹,更不必筹集旅游之帑,展巻而读,掩巻而思,世界就都是你的啦!读书吧!只有书能让我们活出真正的“意思”来,只有书才能让我们更细腻地感知自然?绲囊徊菀荒竞腿耸兰涞囊或恍Γ挥惺槟苋梦颐堑难劬Ψ⒘粒挥惺槟苋梦颐怯龅缴钪械母魃说仁蹦懿挥傻鼗嵝囊恍Γ赫馊嗣赖酶B姿频模馊肆哓牡酶鹄侍ㄋ频模馊寺趁У酶K频模馊擞怯舻酶防滋厮频模馊艘醯酶跷醴锼频摹蹦阏饷椿嵝牡匦κ保系垡苍谘谧抛彀团阕拍阈Γ耸保憔褪窃谟弥钦叩难凵翊蛄课颐堑娜松恕?好书不仅是让我们活得丰富和浪漫,它也是我们的皈依和归宿。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之所以历万千年磨难而不亡,是终有其所系之根的。孔子言“逝者如斯”,恰是激发有生之年的修为;诸葛亮“临表涕零”,正显一代贤相之骨鲠;王勃“穷且益坚”,凸表书生报国之愿;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极现自强不息之精神……,如果没有这一切,中国人何倚何待?中国的好书是我们永远的根,但这条根要想拥有永远的活力,还必须具有吸纳其他民族之精华的雅量和能力。且莫说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至今还没有一个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类的重量级人物,即使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哲学上的大师级人物还都是先秦那时代的,而没有一个现代的黑格尔或康德;在文学上的重量级人物也得首推二百年前的曹雪芹,而没有一个现代的莎翁托翁。因此,八十年前,博学多才的梁任公看到外国小说使用现在连小学生都懂的“倒叙”手法时,不由地连称神奇。这还仅是文学技巧上的落后。我们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在对人类的一些永恒主题,如善、正义、美德包括爱情等问题的探讨的深度与广度上,也远未达到世界水平。这是无需回避的一个话题。因此,要做一个真正丰富和幸福的人,我们必须把探求的眼神同时伸向世界,管他黑人白人,管他欧洲美洲,只要体现了人类的共同精神,一律“拿来”!教育部于近一两年来颁布了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在这个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出了中学阶段约50种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大量的中国古代诗词。应该说,这些读物基本上都是人类优秀文学成果的结晶。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朋友更顺利地了解和阅读这些作品,我们编写了这本《捧起名著——中学语文新课标推荐读物导读与欣赏》。我们明白,在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面前,三五千字的导读文字一定会挂一漏万的,甚至可能是隔靴搔痒的,何况,因我们的水平翦陋,也不敢斗胆地说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名著的精髓。但可以肯定地说,有这样一本书,终究是一个帮助大家阅读的引子。如果我们这些文字能给中学生朋友们留下一些有关名著的印象,能够提供一条理解名著的路径,以使大家在未来漫长的人生之旅中能够时常想起这些作品来,我们这些做铺路工作的人也就心满意足了。顺便再说一句,本书中讲到的《芙蓉镇》和《尘埃落定》二书,并非新课标“建议读物”中的指名作品,但新课标推荐大家读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我们认为这两部小说堪称中国当代小说的优秀之作,甚至比课标中提到的某些外国小说水平还要高,故也写出了导读文章,谨供同学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