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辅高中教辅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定 价:¥29.00

作 者: 董媛 主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标 签: 公共课

ISBN: 9787502575328 出版时间: 2005-08-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小16开 页数: 321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阅读欣赏、应用文写作及口语训练三部分内容。阅读欣赏精选了国内外诸多优秀篇章,旁征博引,纵古论今,由诗歌至散文,并小说到戏剧。对古文中疑难字、词、句做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对诗歌突出“意境美”;对散文突出“立意”、“线索”、“文眼”、“意境”;对小说突出“人物语言与动作”、“情节变化”;对戏剧突出“表情”、“动作”、“语气”、“形态”;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则与时俱进,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系统地设计了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内容,适应了当前人才市场对就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 本书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适合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科升本科的文科类考生使用,同时也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赏阅。

作者简介

暂缺《大学语文》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篇阅读欣赏
第一章中国古代诗歌2
橘颂屈原2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3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4
丽人行杜甫6
长恨歌白居易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12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13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14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16
[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17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诗歌19
雨巷戴望舒19
偶然徐志摩21
静夜闻一多22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24
亚洲铜海子25
第三章外国诗歌27
十四行诗第六十首莎士比亚27
当初我们俩分别拜伦28
萤火虫泰戈尔30
诗词曲赋的阅读与鉴赏31
第四章中国古代散文33
渔父屈原33
秦晋崤之战《左传》34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38
谏逐客书李斯41
垓下之围司马迁44
答李翊书韩愈47
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51
报刘一丈书宗臣53
人间词话(节选)王国维55
第五章中国现当代散文59
儒家哲学之精神冯友兰59
治学三谈夏承焘63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卞毓方65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71
把栏杆拍遍梁衡75
《长恨歌》里的谜林非80
中国文化的结晶世界文化的瑰宝——《红楼撷英》自序邸瑞平83
读书与写文章李泽厚88
杯中窥人韩寒91
第六章外国散文93
论人生的不同阶段叔本华93
体育颂顾拜旦95
散文的阅读与鉴赏97
第七章中外小说102
阿宝蒲松龄102
以沙漠为背景的人与狼池莉105
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110
苦恼契诃夫115
米龙老爹莫泊桑119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124
第八章中外戏剧129
绝对信号(节选)高行健129
哈姆雷特(节选)莎士比亚135
戏剧的阅读与鉴赏140
第二篇应用文写作
第一章概述148
第一节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148
第二节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149
一、应用文的特点149
二、应用文的作用150
第三节应用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151
一、应用文的语言151
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151
第二章事务文书154
第一节计划154
一、计划的含义154
二、计划的性质和特点154
三、计划的种类155
四、计划的形式、内容和写法155
五、计划的写作要求157
第二节总结161
一、总结的含义161
二、总结的性质和作用161
三、总结的种类162
四、总结的内容及其写法163
五、写作总结的注意事项165
第三节调查报告167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167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168
三、调查报告的种类168
四、调查报告的格式和写法168
五、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异同170
六、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170
第四节述 职 报 告174
一、述职报告的含义174
二、述职报告的主要特点174
三、述职报告的格式和写法175
第五节求职信178
一、求职信的含义与作用178
二、求职信的特点178
三、求职信的写作格式178
四、求职信的写作要求179
第三章公务文书182
第一节概述182
一、公文的含义182
二、公文的作用182
三、公文的特点182
四、公文的种类183
五、公文的格式183
六、公文的版式185
七、公文的制发程序185
第二节通知190
一、通知的含义和作用190
二、通知的特点191
三、通知的种类191
四、通知的格式和写作要求191
五、写作通知的注意事项192
第三节通报196
一、通报的含义和作用196
二、通报的特点196
三、通报的种类197
四、通报与通知的区别197
五、通报的格式和写作要求197
六、写作通报的注意事项198
第四节报告202
一、报告的含义和作用202
二、报告的特点202
三、报告的种类202
四、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203
五、写作报告的注意事项203
第五节请示204
一、请示的含义和作用204
二、请示的特点205
三、请示与报告的区别205
四、请示的种类205
五、请示的格式和写作要求205
六、请示写作的注意事项206
第六节会议纪要207
一、会议纪要的含义和作用207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207
三、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207
四、会议纪要的种类208
五、会议纪要的格式和写作要求208
六、撰写会议纪要的注意事项209
第四章经济文书211
第一节产品说明书211
一、产品说明书的含义和作用211
二、产品说明书的特点211
三、产品说明书的格式212
四、产品说明书的写法212
五、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214
第二节广告215
一、广告的定义215
二、广告的要素216
三、广告制作的前期准备216
四、广告文稿的制作217
五、广告语221
第三节协议书222
一、协议书的含义和作用222
二、协议书的特点和种类223
三、协议书的结构和写法223
第四节经济合同227
一、经济合同的含义227
二、经济合同的特点和种类228
三、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230
四、经济合同的格式231
五、经济合同的写作注意事项232
第五章新闻通讯237
第一节概述237
一、新闻的含义237
二、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237
三、新闻的构成要素238
四、新闻的结构239
五、新闻的写作原则239
第二节消息240
一、消息的含义和作用240
二、消息的特点240
三、消息的种类240
四、消息的格式及写作241
第三节通讯250
一、通讯的含义250
二、通讯的特点250
三、通讯的种类251
四、通讯的写作251
第四节评论255
一、评论的含义和特点255
二、评论的种类255
三、评论的写作256
第三篇口语训练
第一章概述262
第一节口语概说262
一、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262
二、口语的特点262
第二节语音矫正263
一、语音的性质和概念263
二、方言和共同语265
三、方言辨正265
第三节态势语268
一、态势语的含义及其作用268
二、态势语的运用方法269
第二章诗文朗诵271
第一节朗诵的概念及准备271
一、朗诵的含义及作用271
二、朗诵前的准备271
第二节朗诵内容的语调处理方法272
一、确定重音272
二、确定停顿273
三、确定语速273
四、确定句调274
第三节朗诵示例275
一、《幽深秀丽的巫峡》(节选)275
二、《回延安》(贺敬之节选)275
第三章演讲279
第一节演讲概说279
一、演讲的意义279
二、演讲的特点279
三、演讲的类别280
第二节演讲稿的撰写281
一、确立主题281
二、收集与选择材料282
三、安排结构283
四、演讲稿的语言要求284
第三节演讲的排演和实施285
一、语音语调的排演285
二、态势语的排演285
三、上台前的准备286
四、上台后的沉着机变286
第四章辩论300
第一节辩论的概念及类别300
一、辩论的概念300
二、辩论的类别300
第二节辩论的模式及规则技巧301
一、辩论的理想化模式301
二、辩论的规则301
三、辩论的准则304
四、辩论的技巧和方法304
附录
附录一中国历史纪年表311
附录二古代汉语语法常识312
附录三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
工作的通知315
附录四学习外交辞令提高应辩能力318
参考文献322

本目录推荐